里巷重来似隔春,斯文情重欲沾巾。
空阶落叶经残雨,旧壁题名扫暗尘。
子弟尚传三礼学,功名甘负百年身。
凄凉最是沙溪水,呜咽滔滔远送人。
【解析】
本诗是作者对亡友承之的追忆。首联“里巷重来似隔春,斯文情重欲沾巾”,写诗人在沙溪重访友人承之,感慨颇多。颔联“空阶落叶经残雨,旧壁题名扫暗尘”,写沙溪的秋意和承之的遗物,以及诗人对往事的回忆。颈联“子弟尚传三礼学,功名甘负百年身”,写承之生前的学识和成就,以及他对自己的期望。尾联“凄凉最是沙溪水,呜咽滔滔远送人”,写沙溪水的凄凉哀鸣和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诗句释义:
①里巷重来似隔春,斯文情重欲沾巾。
②空阶落叶经残雨,旧壁题名扫暗尘。
③子弟尚传三礼学,功名甘负百年身。
④凄凉最是沙溪水,呜咽滔滔远送人。
译文:
①我再次来到沙溪,好像已经过了一个春天一样,我满怀深情地想要哭泣。
②空荡无人的台阶上落满了落叶,经过一场细雨,地上的落叶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③承之生前擅长学习《三礼》,他为官清廉,一生清贫。
④如今我漂泊在外,最凄凉莫过于沙溪的水声了,它们在呜咽着向远方送别着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亡友承之的追忆之作。全诗四联,每联都写到了沙溪这个地方,表达了对承之的思念和怀念之情。其中第二联、第四联尤为感人。第一联中,“里巷”指承之生前居住的地方。“重来”表明诗人重游此地,“似隔春”则写出两人分别已久,相见甚少;“斯文”指承之,“情重”则是说诗人对承之的友情很深。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重游沙溪时,见到承之故居时的感慨心情。第二联中,“空阶”指的是承之故居的台阶,“落叶”则是指沙溪的秋天景象。“经残雨”则表明天气已经很凉,“旧壁”指的是承之故居的墙壁。“题名”即书写名字,“扫暗尘”则表明这里曾经有朋友留下过名字的痕迹。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看到沙溪的秋天景象,想到承之曾在这里生活过,心中不禁涌上一股伤感之情。第三联中,“子弟”指承之的儿子们,“三礼”则是指《周礼》、《仪礼》、《礼记》这三部古代礼书。“传”表示传播,“负百年身”则表示承担重任而身体力行。这一句诗写出了承之生前喜欢研究《三礼》学问,为人清廉,一生清贫。最后一句“凄恻最是沙溪水,呜咽滔滔远送人”,写出了诗人听到沙溪的水声之后的感受。沙溪的水流潺潺,如同在呜咽地向远方送别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