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风吹芦叶黄,瑶鹰如雪点江乡。
钩帘素壁看摹本,想见当时宝绘堂。

【注释】

猎猎:风势猛烈的样子。

芦叶黄:指初秋的芦苇叶子变黄了。

钩帘素壁看摹本:拉开窗帘,对着白色的墙壁观看画的副本。钩,拉开。帘,遮窗之布。素,白色。

宝绘堂:王晋卿所居的官署。“宝绘”是形容书画珍贵如宝玉,“堂”指官府。

【赏析】

《题宋王晋卿画鹅》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咏物。全诗以“猎猎”起笔,渲染出一种飒爽劲健的气势;接着用一“如”字点明画中之鹰,写得栩栩如生;再着一“想见”字,将读者引向那宝绘堂中,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当时人们赏玩名贵画作的情景;最后用一个反问句收拢,既表现了诗人对王晋卿的仰慕之情,又表现出他对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的赞叹。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的是一幅秋景图:秋风劲吹,苇叶泛黄,洁白的野鸭群飞于水面。“猎猎”,形容风声强劲有力。“飒飒”,“风急的样子。”风吹芦苇,发出飒飒的声音,好像在说:“秋天来了。”

第三、四句写王晋卿欣赏王献之书法的情景。这里,“钩帘”、“素壁”都是指室内的布置。王晋卿打开门帘,对着白色的墙壁观赏王献之的书法作品,他是多么喜爱这一幅幅书法佳作啊!“想见当时宝绘堂”,想见当年那些鉴赏家们聚集在王晋卿的宝绘堂里,欣赏王献之书法的场景。

这首诗,以赞美王晋卿和王献之父子两代人的书法而著称。王献之(344—386),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据《晋书·王献之传》记载:“父羲之,字逸少。……子献之,少善属文,工草隶,释褐拜宁远将军。”王献之从小学习书法,继承家学,成为一代名家,他的行书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为“二王”。他与其父王羲之同为书法史上的杰出人物。《晋书·王献之传》还说:“献之书体亦似父,而笔法遒健,转更有筋。”(《兰亭序》)王献之的字,有《淳化阁帖》摹本传世。苏轼曾写过一首《书鄢陵王主簿所藏烟墨歌》,其中有“王君之书盖无敌”等语。可见,王献之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苏轼这首《题宋王晋卿画鹅》诗就是从王献之的书法出发来赞美王晋卿的。诗中的“钩帘”、“素壁”是王晋卿家室内陈设的形象描述。钩帘是把帘子卷起来的意思,素壁则是白色的墙壁。王晋卿打开门帘,面对着白色的墙壁,观看自己收藏的王献之书法的复制品。王晋卿看到这些王献之书法的复制品,不由得想起当年父子两人在宝绘堂欣赏王献之书法的情景。

这首诗是苏轼咏古之作,借题发挥,寄寓着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无限热爱之情。诗中所赞扬的王晋卿与王献之父子,正是苏轼心目中的书法大家。因此,他在诗中不仅赞颂了他们父子俩的书法造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们深厚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