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讨汉贼,凛凛三代师。
广厦既已倾,一木安可支。
想象鞠躬志,惨澹风云姿。
亦有王将军,举义何孜孜。
伐陈奉孱主,百折无回辞。
嗟哉古烈士,万世同一时。
【注释】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字孔明,号卧龙,是当时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师:军队。这里泛指朝廷的军队。
广厦:高大的房屋。
一木:一根木头。这里比喻单薄。
想象:设想。
鞠躬:弯腰,低头。
惨澹:形容景色凄凉。
王将军:指东汉末年的名将王允,后事奉董卓。
奉:侍奉。
百折:一百次。
古烈士:古代忠勇之臣。
时:时代。
【翻译】
诸葛孔明讨伐汉贼,凛然如同三代之师。
大宅已经倾倒,一根木头怎能支撑?
想象中鞠躬尽瘁的志向,面对风云变幻却依然坚定。
也有像王将军那样的人物,为了正义何其孜孜不倦。
讨伐陈国拥立懦弱的君王,百折不回毫不退缩。
唉!那些古代的忠勇之臣,万世之后都在同一时间。
【赏析】
本诗为《咏史十四首》的第一篇,通过描写孔明、王允、张飞等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和坚持的赞美之情。
首联“孔明讨汉贼,凛凛三代师”,开篇即以诸葛亮(孔明)讨伐汉贼,表现出一种威武雄壮的气息,同时用“凛凛三代师”来形容,既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智慧,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颔联“广厦既已倾,一木安可支”,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一座高大的房屋一旦倒塌,那么仅仅一根木头是无法支撑起来的。这里用来比喻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境,同时也暗示着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度过难关。
颈联“想象鞠躬尽瘁志,惨澹风云姿”,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坚守的理解和追求。在乱世中,只有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才能展现出自己的志向和风采。
尾联“亦有王将军,举义何孜孜”,则是对历史上那些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物的赞美。即使是像王允这样曾经侍奉过董卓的人,也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坚持和勇气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