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翁远爱山峭拔,兴奇不忧霜径滑。
支溪独木掉手过,势落颠厓几七八。
翩然直到石门下,鬼斧劈山如劈瓦。
中分一道白虹来,直薄巉岩速于马。
岩口潭深杳难测,下有千年伏龙宅。
自今泉石吾可专,世外何人空物色。
山僧导前野老后,寒日四山风木吼。
振衣长啸匝溪行,遥揖山灵尽三斗。

八日游双门寺入山观石门及龙潭爱其奇胜赋短歌以畀寺僧时山斗汝耆文真梦吉德吉守道诸宗彦偕行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览双门寺并观赏石门和龙潭的短歌。诗中的“寺僧”是指双门寺的僧侣们。
  • “爱其奇胜”表示对石门和龙潭的美丽景色感到喜爱。
  • “赋短歌以畀寺僧”是将这首短歌赠给双门寺的僧侣们。
  • “时山斗汝耆文真梦吉德吉守道诸宗彦偕行”指的是当时陪同作者一同游览的有山斗、汝耆、文真、梦吉、德吉、守道等多位僧人。

译文:
八日,我远足到双门寺,进入山中欣赏石门和龙潭。我被它们的美丽景色所吸引,并不担忧山路崎岖难行。
支溪旁,我独自走过一棵大树,感觉树枝摇落下来,几乎要掉落到崖壁上。
我继续向前走,终于到达了石门下,发现它是用鬼斧神工劈开的,就像劈开瓦片一样。
石门中间有一条白虹飞流而下,它的速度之快,几乎可以与马匹相媲美。
岩口处的潭水深邃而难以测量,那里隐藏着千年的伏龙宅。
从此以后,我可以专享泉水和石头,世外高人也难以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
山里的和尚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野老,寒风呼啸,四野的树木在怒吼。
我在衣袂飘飘中长啸着沿着溪水前行,远远地向山灵致意,尽数三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览双门寺并观赏石门和龙潭的短歌。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石门和龙潭的自然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