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黄古林,不作近代语。
印我梅皋篇,直欲谐鼎吕。
平生更寡合,所至恒独处。
侃侃忧世心,戚戚老羁旅。
空持菊花尊,宿草今几许。
有怀无与言,西风动林墅。
注释:
在昔黄古林,不作近代语。
印我梅皋篇,直欲谐鼎吕。
印,指刻字;梅皋,地名,这里代指隐居之地。谐,和、同调。鼎吕,古代的乐器。
平生更寡合,所至恒独处。
寡合,少交游。恒,经常。
侃侃忧世心,戚戚老羁旅。
侃侃,高傲的样子。忧世心,对世事忧虑的心情。戚戚,悲伤。老羁旅,年老体弱而漂泊在外。
空持菊花尊,宿草今几许。
空持,徒自持有。宿草,坟墓上长出的草。
有怀无与言,西风动林墅。
有怀,心中有所思念。无与言,无法与人诉说。林墅,指林中的小屋或别墅。西风动林墅,西风吹动树林中的小屋或别墅。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的诗。
首句“在昔黄古林,不作近代语。”表明诗人曾经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古林中,那里没有现代语言的存在。这可能暗示诗人对现代世界的疏离感,或者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念。他选择不使用近代的语言,可能是为了保持自己与时代的距离,或者是为了强调他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特性。
第二句“印我梅皋篇,直欲谐鼎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执着和追求。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梅皋篇)能够引起共鸣,就像古代的音乐(鼎吕)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一样。这里的“谐”字,既表示和谐、一致的意思,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期望。
第三句“平生更寡合,所至恒独处。”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一生很少与人交往,总是独自一人。这种独处可能是由于他对世事的忧虑和不满,也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使然。然而,这种独处并不让他感到孤独,相反,他享受着这种独自的时光。
第四句“侃侃忧世心,戚戚老羁旅。”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一方面,他高傲地面对世界(侃侃),另一方面,他又因为年老体弱而感到悲伤(戚戚)。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也可能暗示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
最后两句“空持菊花尊,宿草今几许。”则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期待或愿望。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能够与他进行交流。同时,他也期待自己的内心能够得到平静,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它既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