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芦岸侧青溪湾,石矶净扫苔花斑。
渔翁有家住何许,风景却如西塞山。
昨夜溪头过新雨,春水漫漫决沙渚。
群鱼尽逐早潮来,父起收罾子看筥。
入市鱼租今几何,归家尚喜鲜鳞多。
近村沽酒了馀日,醉后不妨眠绿莎。
古木垂阴断岸脚,疑与是翁曾订约。
摩挲安得共盘桓,细和江南捕鱼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叶公捕鱼图后所引发的联想。
首句“丛芦岸侧青溪湾,石矶净扫苔花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从画面中看到了一片翠绿的芦苇,它们沿着岸边生长,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而那清澈的溪水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岸边的景色。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这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第二句“渔翁有家住何许,风景却如西塞山”,诗人开始关注起周围的环境。他看到一位渔翁正在捕鱼,而眼前的景色却让人想起了西塞山的壮丽景色。这里的“风景”指的是周围的风景,而“渔翁”则指的是那位正在捕鱼的渔夫。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渔翁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景的喜爱。
第三句“昨夜溪头过新雨,春水漫漫决沙渚”,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天气的变化上。昨夜的新雨使得溪水涨满,沙渚被淹没在水中。这里的“新雨”是指昨夜的雨水,“春水漫漫”则形容了溪水的浩渺。诗人通过描绘这种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群鱼尽逐早潮来,父起收罾子看筥”,诗人继续观察周围的景色。他看到一群鱼儿随着早潮而来,而他的父亲则起身去收拾渔网。这里的“群鱼”指的是那些随早潮而来的鱼儿,“父起收罾子看筥”则描述了父亲收拾渔网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渔家的生活场景及其劳作的情景。
第五句“入市鱼租今几何,归家尚喜鲜鳞多”,诗人进一步关注起了市场和家庭。他想知道现在市场上的鱼租价格如何,以及回家时是否能够买到新鲜的鱼。这里的“鱼租”是指卖鱼的收入,“鲜鳞多”则表示鱼的质量很好。诗人通过询问这些问题,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以及对家人的关心。
第六句“近村沽酒了馀日,醉后不妨眠绿莎”,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经历。他去了附近的村子买酒喝,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午后。这里的“沽酒”指购买酒水,“馀日”则表示剩余的时间。诗人通过这段经历,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休闲时光的享受。
第七句“古木垂阴断岸脚,疑与是翁曾订约”,诗人再次回到周围的环境。他看到一棵古老的树木垂下的枝叶遮住了河岸,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古木垂阴”形容了树木的茂盛和高大,而“订约”则暗示了诗人与这片景色之间可能有着某种特殊的情感联系。
第八句“摩挲安得共盘桓,细和江南捕鱼乐”,诗人再次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希望能够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与这片景色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里的“摩挲”指抚摸、感受,而“细和”则表示细细品味。诗人通过这些词汇,表达了自己对这片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与它共度时光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叶公捕鱼图的描绘和自己的联想,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