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之北青海头,草木摇落风飕飕。平原一望渺无际,猎骑四踏黄云秋。
戎王小年面如玉,仿佛当时李存勖。锦袍白马弯雕弧,一箭真应倒苍鹿。
苍鹿却走青羊奔,沙碛霜中馀血痕。相随两两奉驱策,毡裘辫发皆羌浑。
一犬腾身逐惊兔,后骑鞲鹰笑相顾。大家贾勇各忘疲,倒载争多不知暮。
健儿独往先着鞭,自期百发无虚弦。何物霜蹄忽星迸,脱手落地仍欣然。
几辆毡车驻山口,应待归来劝胡酒。共燖熊掌炙驼峰,《敕勒歌》长出林薮。
歌长昼短乐未央,皂旗闪烁天苍凉。明朝移帐定何所,择地还开新猎场。
方今圣人居大宝,烽燧无烟罢天讨。胡雏长作画中看,莫近飞狐塞垣道。

题戎王出猎图

黑山之北青海头,草木摇落风飕飕。平原一望渺无际,猎骑四踏黄云秋。

戎王小年面如玉,仿佛当时李存勖。锦袍白马弯雕弧,一箭真应倒苍鹿。

苍鹿却走青羊奔,沙碛霜中馀血痕。相随两两奉驱策,毡裘辫发皆羌浑。

一犬腾身逐惊兔,后骑鞲鹰笑相顾。大家贾勇各忘疲,倒载争多不知暮。

健儿独往先着鞭,自期百发无虚弦。何物霜蹄忽星迸,脱手落地仍欣然。

几辆毡车驻山口,应待归来劝胡酒。共燖熊掌炙驼峰,《敕勒歌》长出林薮。

歌长昼短乐未央,皂旗闪烁天苍凉。明朝移帐定何所,择地还开新猎场。

方今圣人居大宝,烽燧无烟罢天讨。胡雏长作画中看,莫近飞狐塞垣道。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戎王”指唐代的李克用(字克用)。李克用是唐武宗时期著名的武将,他一生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为唐王朝立下了显赫战功。这首诗描写了李克用的出猎场景。

第一句:“黑山之北青海头”,描绘了李克用出猎的起点,黑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青海头即今内蒙古包头市东的黄河入海口,这里地势险要,是古代出猎的著名场所。

第二句:“草木摇落风飕飕”,描述了秋季草原上的景色,草木凋零,秋风萧瑟,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第三、四句:“平原一望渺无际,猎骑四踏黄云秋”,进一步描绘了李克用的出猎场景,平原上视野开阔,没有边界,而秋天的黄云则增添了几分肃穆的气氛。

第五至八句:“戎王小年面如玉,锦袍白马弯雕弧,一箭真应倒苍鹿”,这几句描述了李克用年轻英俊的形象和精湛的射箭技艺。

第九至十三句:“苍鹿却走青羊奔,沙碛霜中馀血痕”,描绘了猎物被射中的惊险场面,苍鹿和青羊都吓得逃跑,地上留下了血迹。

第十四、十五句:“相随两两奉驱策,毡裘辫发皆羌浑”,描述了打猎队伍的装束和服饰特征,他们身着毡裘,头戴辫发,都是来自西域的羌族和浑族。

第十六、十七、十八句:“一犬腾身逐惊兔,后骑鞲鹰笑相顾”,继续描绘狩猎过程中的情景,一匹狼犬在追赶一只受惊的兔子,后面的骑士们则放声大笑。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句:“大家贾勇各忘疲,倒载争多不知暮”,“健儿独往先着鞭,自期百发无虚弦”,“何物霜蹄忽星迸,脱手落地仍欣然”,“几辆毡车驻山口,应待归来劝胡酒”,“共燖熊掌炙驼峰”,“歌长昼短乐未央”,“明日移帐定何所”,“方今圣人居大宝”,“烽燧无烟罢天讨”,“胡雏长作画中看”,“莫近飞狐塞垣道”等,这几句描绘了狩猎结束后的场景和活动。

最后两句:“健儿独往先着鞭,自期百发无虚弦。”表达了诗人对狩猎活动的豪情壮志和自信。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李克用的出猎起点出发,经过一系列惊险刺激的狩猎过程,最终回到了他的家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狩猎画卷。诗人通过描绘李克用的形象、狩猎队伍的装束和服饰特征以及猎物被射中的惊险场面,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狩猎活动的赞美之情和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