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肃庭宇,玉鉴悬清秋。
霏霏金粟香,湛湛金波流。
郗林亦何常,志士方黑头。
须知汉庭对,卓彼蟾宫游。
月桂图
天风肃庭宇,玉鉴悬清秋。
霏霏金粟香,湛湛金波流。
郗林亦何常,志士方黑头。
须知汉庭对,卓彼蟾宫游。
注释:
- 天风肃庭宇:天上的风使庭院显得更加肃穆。
- 玉鉴悬清秋:明亮的月亮像镜子一样悬挂在秋天的天空。
- 霏霏金粟香:金色的桂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 湛湛金波流:清澈的月光像金色的波浪一样流淌。
- 郗林亦何常:郗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 志士方黑头:有志之士正当青春壮年。
- 汉庭对:汉代宫廷,这里比喻朝廷或官场。
- 卓彼蟾宫游:与那些在月宫中游玩的仙人相比,志士们虽然尚未成就功名,但他们的志向和抱负远胜于普通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色画卷。首句“天风肃庭宇”,以天风之静引出庭宇之清,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次句“玉鉴悬清秋”,则将玉镜般的月亮挂在秋天的天空,更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接下来,“霏霏金粟香”形容桂花飘香,而“湛湛金波流”则描绘了月光如波般流淌,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郗林亦何常”一句转折,引入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个人命运的思考。在这里,“郗林”可能象征着一种特殊环境或情境,而“志士方黑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人应有志向和担当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成就上,更在于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一句“须知汉庭对,卓彼蟾宫游”,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许。在这里,“汉庭”代表古代朝廷或官场,“蟾宫”则是月宫中的代名词,寓意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卓彼”则是超越的意思,表达了志士们要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