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君家陋巷,缃素对匡床。
门外半城月,邻家几树霜。
剑留寒卧壁,竹影瘦过墙。
不以贫为累,高歌自慨慷。

【注释】

①黄一之:人名。②征君:古代对有学问的隐士的尊称,这里指作者自己。③匡床:古时坐卧皆用的床。④霜:比喻白发。⑤剑:代指读书人。⑥竹影瘦过墙:形容书斋里竹子的影子在墙上投下后越来越瘦弱。⑦慨慷:感慨激昂。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之时。首联写夜过黄一之斋中所见景象:“征君家陋巷,缃素对匡床。”黄一之是唐代一位隐士,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但“不以贫为累”,过着“高歌自慨慷”的生活,这正与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理想相吻合。

颔联以月、霜来渲染气氛:“门外半城月,邻家几树霜。”月映半城,霜满几树,一派深秋景色。诗人由景生情,暗点出“征君家陋巷”这一环境特点。

颈联写诗人自己的形象与心境: “剑留寒卧壁,竹影瘦过墙。”诗人虽居陋巷,却仍保持着高洁的品质与志向,他以读书人自比剑客,剑客虽处穷困之地,仍能挥剑高歌,抒发豪情壮志。而书房里的竹子则在无声无息中瘦弱地生长着,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不拔。

尾联直抒胸臆:“不以贫为累,高歌自慨慷。”诗人虽然身处贫贱之中,但仍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胸怀,他坚信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会受到物质条件的束缚,因此能够“高歌自慨慷”。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理想的高尚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