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教抛却宦情何,忽自悲伤忽笑歌。
半百年来迁客里,数家开阁不曾过。
【注释】
拨闷:排遣心中的烦闷。江陵:地名,即今湖北省江陵县。相以下八公:泛指同僚朋友。总教抛却宦情何:难道能抛开做官的情思吗?总教:难道能够。宦情:指做官的情志。何:怎么。忽自悲伤忽笑歌:忽然悲伤忽然又笑起来。悲伤:忧愁、伤心。笑歌:嬉笑着歌唱。半百年来迁客里,数家开阁不曾过:在这漫长的半个世纪里,我作为一个贬谪在外的流放者,曾经在几家书阁中居住过,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地到过那里。数家:几户人家,这里指书阁。开阁:开启书阁的门。不曾过:没有真正去过。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诗人萨都刺晚年,时值其流寓江南时期。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不平与无奈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拨闷偶怀江陵相”,以设问的方式开头,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江南地区后,心情郁闷、苦闷的心情。“江陵”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作者被贬谪之地。“相”在这里指的是同僚和朋友。“忽自悲伤忽笑歌”,表达了作者心情的复杂变化,既有悲伤,也有欢笑。这种情绪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次句“半百年来迁客里,数家开阁不曾过”,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迁客”是指被贬谪的人,而“开阁”则是指开启书阁的门,邀请同僚和朋友一起读书品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理想化的生活并没有真正实现过。
第三句“半百年来迁客里,数家开阁不曾过”,再次强调了作者在贬谪期间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迁徙”是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而“开阁”则是指开启书阁的门,邀请同僚和朋友一起读书品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渴望和向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理想化的生活并没有真正实现过。
尾句“忽自悲伤忽笑歌”,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的“悲伤”和“笑歌”都是情感的表现,分别代表了作者在贬谪期间的不同心境。这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这种矛盾和挣扎既源于社会现实和政治原因,也源于个人性格和情感特点。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贬谪期间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同僚朋友的交往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矛盾和挣扎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