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降尽转悠悠,见月闻歌已不愁。
当日绛唇空寂寞,何时雪顶共依投。
衰年自照犹残烛,长夏行吟祇敝裘。
送远可能忘故国,浮云西北有高楼。

这首诗的注释是:

客心降尽转悠悠,见月闻歌已不愁。

客旅之心已经平静下来,转而变得悠悠然。看到月亮听到歌声后,已经不觉得忧愁了。

当日绛唇空寂寞,何时雪顶共依投。

曾经的红唇现在显得空寂无依,什么时候我们能一起倚靠在雪山顶上呢?

衰年自照犹残烛,长夏行吟祇敝裘。

随着衰老,自己只能依靠微弱的光芒,长夏时节行走吟诵,只能用破旧的衣服裹身。

送远可能忘故国,浮云西北有高楼。

在送别远行人时,可能会忘记自己的故乡。而那高耸入云的楼宇,在西北方向。

赏析:

此诗以“客愁”为题,抒发诗人在旅途中的愁苦之情。全诗以“客愁”为核心情感,通过描述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孤独和寂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首联“客心降尽转悠悠,见月闻歌已不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心境的变化。起初,作者感到心情沉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沉重的心情逐渐消散。当看到明月或听到悦耳的歌声时,他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不再感到忧郁。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理变化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颔联“当日绛唇空寂寞,何时雪顶共依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渴望。曾经的爱人或知己如今已经离去,只剩下空荡的思念与遗憾。同时,诗人也在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与心爱的人共度美好时光。这里的“雪顶”指的是雪山之巅,象征遥远和神秘。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

颈联“衰年自照犹残烛,长夏行吟只敝裘。”则描写了诗人在衰老时的艰辛。虽然岁月已逝,但诗人仍坚持用微弱的光线照明前行。此外,他在漫长的夏日里行走吟诵,只能用破旧的衣服来御寒。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送远可能忘故国,浮云西北有高楼。”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留恋。尽管在送别远行者时,他们可能会暂时忘却了自己的故乡,但在诗人心中,家乡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那遥远的高楼,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牵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情感描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