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吴阊百里余,故园兄弟日应疏。
多年华鬓丝相似,三月春愁水不如。
歌扇旧分桃叶渡,钓船今傍藕花居。
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较书。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怅望吴阊百里余,故园兄弟日应疏。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怅望”意味着诗人在看到吴门时感到深深的惆怅。”吴阊”可能是指苏州的西门,而“故园兄弟”则指诗人的亲兄弟。“日应疏”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疏远。

  2. 多年华鬓丝相似,三月春愁水不如。 -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多年华鬓丝相似”指的是随着岁月的增长,诗人的头发已经长出白丝,与兄弟间的亲密时光形成了对比。“三月春愁水不如”意味着春天虽然美丽,却无法消除心中的愁绪,如同流动的水无法比拟静止的忧愁。

  3. 歌扇旧分桃叶渡,钓船今傍藕花居。 - 这两句诗通过提及古代的歌扇、桃花渡和现在的钓船、藕花居,展示了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桃叶渡”是古代的一个渡口,诗人可能在此地与兄弟们相聚;”藕花”可能指的是现在居住的地方,诗人可能在那里钓鱼或欣赏美景。

  4. 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较书。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某种不满或困惑。“扫眉才子”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词,暗指自己并非才子,也未能见到当年的才子。“一讯桥边女较书”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的一种感慨,他可能想向那位桥边的女士求教关于书籍的问题,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苏州古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情的珍视。诗人运用了许多意象,如“吴阊”、“桃叶渡”、“藕花居”等,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对过去的怀旧到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