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如见君,渡湖相问不相闻。
篱边野水淡秋色,屋上老乌啼夕曛。
邻人为说携家去,更入青山最深处。
溪寒路狭难独行,短棹空维乌桕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灵岩山下寻黄二丈不遇”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灵岩山脚下寻找一个叫黄二丈的人,但未能找到他的场景。灵岩山在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附近,而黄二丈可能是一个隐士或者有特殊身份的人。

第二句:“开门见山如见君”

  • “开门见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说话直截了当,直接点明主题。这句诗用来形容诗人找到了黄二丈,就像看到了他本人一样。这里的“君”指的是黄二丈。

第三句:“渡湖相问不相闻”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与黄二丈相遇时,由于距离较远,只能通过言语交流,但无法听到彼此的声音。这反映了两人之间的亲近关系和深厚的友情。

第四句:“篱边野水淡秋色”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篱边的野水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澈,周围环境显得十分幽静。这里的“秋色”指的是秋天的景色。

第五句:“屋上老乌啼夕曛”

  • 这句诗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屋上的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发出啼声,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这里“夕曛”指的是夕阳西下时的昏暗光线。

第六句:“邻人为说携家去,更入青山最深处”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听到邻人的话后,决定带着家人离开这个地方,继续深入山林寻找黄二丈的踪迹。这里的“青山最深处”可能是指山林中的一个隐秘之处。

最后一句:“溪寒路狭难独行,短棹空维乌桕树”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寒冷的溪水中,道路狭窄且难以前行。同时,他还提到了“短棹”和“乌桕树”,这些元素都增添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在大自然中的互动。首句“灵岩山下寻黄二丈不遇”奠定了整首诗的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四句通过描述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特别是第二句“开门见山如见君”,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见面的场景,也暗示了双方之间深厚的友情。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故不得不离开的原因,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次离别的感慨和不舍。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