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
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
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
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
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
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
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
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
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
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
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
注释解释:
- 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失去联系,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风把我的脸庞吹得满是灰尘)
- 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自己骑着来自北方的马,却看不到春天的景色)
- 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离开了家人,带着全家的拖累,死后只能留下一个贫穷的职位)
- 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积雪覆盖了新的坟墓,黄昏时分乌鸦在附近哀鸣)
- 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鸿雁的泥印在这个地方留下了痕迹,有人正涉水过江)
- 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泉水和土地没有太阳的光芒,人们因此而感到厌倦,以至于醉酒)
赏析:
这首诗是陈志玄为他的挽词而写的。他通过描述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风、雪、乌鸦等,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孤独、无助和悲伤。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意和哲理。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