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奇气颇峥嵘,中岁蹉跎短鬓生。
著述漫言窥二酉,谭玄空自守三庚。
雕虫篆刻非吾事,覆瓿藏山亦世情。
徙宅欲巢衡霍顶,春来驱犊带云耕。
这首诗的作者在年轻时才华横溢,但到了中年却一事无成,鬓发渐白。他虽然有学问,但却没有用武之地。他的生活平淡如水,没有大起大落。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选择了隐居,过着清静的生活。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少年奇气颇峥嵘,中岁蹉跎短鬓生。
- 年轻时(少年)才华出众,令人瞩目;中年之后(中岁),时光流逝,头发渐渐稀疏。
- “峥嵘”形容年轻时期才华出众,”蹉跎”意为浪费或耽误,”短鬓生”指随着年龄增长,头发变少。
著述漫言窥二酉,谭玄空自守三庚。
- 虽然有所著作(著述),但只是浅显地探索了(窥探);谈论玄奥(谭玄),却只能保持三年(守三庚)。
- “二酉”和”三庚”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地名,用来比喻深奥的道理和高远的境界。
雕虫篆刻非吾事,覆瓿藏山亦世情。
- 对于雕刻小虫、篆刻之类的技艺(雕虫篆刻),我并不感兴趣;将书本藏在山中(覆瓿藏山),也是一种世情。
- “雕虫篆刻”指的是一种技艺,”覆瓿藏山”则是指将书籍埋藏在山林之中。
徙宅欲巢衡霍顶,春来驱犊带云耕。
- 我准备搬家(徙宅),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像鸟儿筑巢般舒适的地方(欲巢衡霍顶),春天来临时(春来),我会驱使牛群在云中耕作。
- “巢衡霍顶”形容住所宽敞舒适,适合安家立业。而”驱犊带云耕”则描绘出一幅春天耕作的美好景象,暗示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中年感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才华出众与中年时的一事无成,展现了人生易逝、岁月无情的主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