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江上水悠悠,一派青山天际浮。
最是无情深夜月,相看不尽古今愁。

【解析】

“文江八景”即桐江八景,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一处名胜。文江发源于西云山,流经石笕、壶镇、龙际、舒洪、仙都等地,在缙云县城汇入瓯江。诗中“墨潭澄镜”,指的就是“文江八景”中的墨池,为文人墨客吟咏之地。“墨潭”,指砚台。“墨池”,即磨墨之处或供磨墨之用的砚池。“墨潭澄镜”,意即砚台清澈如镜,故用“澄镜”形容。“墨池”“澄镜”都是写景,而“墨潭”“澄镜”又是以景写情,所以“墨池”“澄镜”也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墨池”与“砚台”谐音,故“墨池”亦可理解为“砚台”。

“桐江江上水悠悠,一派青山天际浮。”这是写景,“桐江江上水悠悠”是写景,“一派青山天际浮”亦写景,但此句又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悠悠”,指水流缓慢,连绵不绝。“桐江江上水悠悠”,写景兼写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派青山天际浮”,描写了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是无情深夜月,相看不尽古今愁。”(《文江八景·墨潭》)

这是一首怀古诗。“夜郎自大”出自《史记·西南夷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听解道‘不若南越’。难易不相知也。”这里借喻自己怀才不遇,被朝廷冷落的心情。“千古愁”,指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忧愁和感慨。

【答案】

【注释】

文江:即文成江,发源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西云山,流经石笕、壶镇、龙际、舒洪、仙都,在缙云县城汇人瓯江。

墨潭:指砚台。墨池:指供磨墨之处或供磨墨之用的砚池。

墨池“澄镜”:意即砚台(墨池)清彻如镜。

桐江:指文成江,发源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西云山,流经石笕、壶镇、龙际、舒洪、仙都,在缙云县城汇入瓯江。

夜郎: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自称。传说古时夜郎国有三座大山,人称三危山,夜郎国王想征服三危山,派兵去打。兵将们白天走,晚上就休息,一天走不了三十里路。到了半夜,兵将们发现前面有三座大山挡着,他们想回去,可是天快亮了,只好继续前进。最后,兵将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三危山。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狂妄自大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故乡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首句点明地点是桐江,第二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春色图,第三句通过“深夜”二字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表达出诗人的忧国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