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垒声名重夕郎,十年江海又班行。
金锥抗疏千秋论,玉尺量才万丈光。
辽左羽书飞赤白,甘陵龙战洒玄黄。
忧天亦有群公疏,共道时艰倚召方。

【注释】

1、中垒:官署名,掌管奏疏。夕郎:指刘梦胥(字朝宗),汉中山人,东汉名臣刘宠之孙。

2、班行:指官吏的班次,这里指官职。

3、金锥:指李德裕的《论剑南观察使状》一文。

4、玉尺:指李德裕《授武宁节度使制》。

5、辽左:指安南,今越南北部。

6、甘陵:今河北雄县。

7、时艰:时局艰难。

8、倚召:依仗召唤。

【赏析】

李德裕是唐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与牛李党争有直接关系。这首诗是他在任黄门监时赠给好友刘梦符(字朝宗)的一首五言诗。刘梦符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进士,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卿等职。

首联:中垒声名重夕郎,十年江海又班行。

“中垒”,即中书省,中书省是唐朝的中枢机构,故称。李德裕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用“中垒”来称呼。“夕郎”,即朝郎,指刘梦符。刘梦符曾任朝郎,故用“夕郎”来称呼。“江海”,泛指南方。“班行”,指官职。李德裕曾担任过地方刺史、御史大夫等职务,所以此处用“班行”来形容他的仕途经历。

颔联:金锥抗疏千秋论,玉尺量才万丈光。

“金锥”,即李德裕的《论剑南观察使状》。“玉尺”,指李德裕的《授武宁节度使制》。“千载”,千年。“万丈”,形容光明照耀大地,比喻才能出众。“千秋论”,“万年光”,都是比喻才能和功绩永垂不朽。

颈联:辽左羽书飞赤白,甘陵龙战洒玄黄。

“辽左”,泛指南方。“龙战”,指战争。“玄黄”,指战争的尘埃。“赤白”,泛指南北方。“羽书”,古代传递军情文书的一种方式,用羽毛或竹简制成,上面写明紧急军情。“赤白”代指战争。“甘陵”,地名,在今河北雄县附近。“龙战”,形容战争激烈。“玄黄”,代指战争的硝烟。“甘陵龙战洒玄黄”是指战争发生在北方,但烽火却燃到了南方。

尾联:忧天亦有群公疏,共道时艰倚召方。

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群公”,泛指大臣。“疏”,指向皇帝上奏的公文。“倚召”,依赖皇帝的召唤。“方”,指方法。“时艰”,指当时的困难。“倚召方”,是指依靠皇帝的召唤来解决当时的困难。《诗经·大雅·文王》:“受禄无丧,奄有四方。”意思是说,文王得到天下而没有丧失,能够统治四方之地。这里用来比喻李德裕有能力治理国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