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易肆高,戏海书家妙。
将开鸿乙堂,或免斤鴳笑。
贫来四壁立,富有连城照。
闲勋争翰墨,小史等排调。
真足履何关,传神肤必肖。
恒疑秘阁摹,未奉台仙诏。
徒闻买骏涓,终愧然犀峤。
相者但举肥,官人惟贵少。
以兹金石录,欲灼膏盲窍。
张罗森百目,陟巘摩群峭。
纷披石室藏,险绝天门跳。
古文为大出,壮心聊复耗。
未换吴儿眼,先谐许侯好。
臼摹邯郸辞,鼓揭岐阳奥。
来闻击玉声,曰似归鸿操。
按行笔阵间,随以乖韦犒。
居然一顾宠,行使三都噪。
怜君冰壶清,匪敢琼玖报。
珍重远游名,书之华阳诰。
【注释】
许周翰:唐代诗人,字子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郡侯:封有食邑的侯爵。捐俸:捐献自己的官俸以资助他人。占谢:请求感谢,指求赐恩惠。
易肆高:意谓高超的技艺容易显露。戏海书家:指书家在书法艺术上能戏弄于海上,即指书法技艺精湛。妙:指高妙,巧妙。
鸿乙堂:指书家在书法上能够达到“鸿鹄之志”的高超境界。或免斤鴳笑:意谓即使有人讥讽,也能得到谅解,因为讥讽的人也会被他的书法所折服。
贫来四壁立:意谓贫穷的时候,家中没有积蓄,只有四面墙壁。富富有连城照:意谓富有时,家中有如连成一片城墙的财物。
闲勋争翰墨:意谓书法作品是闲暇时的功劳,与翰墨有关,所以受到重视。小史等排调:意谓书家的功绩会被记录在小史的档案之中,被人称赞和推崇。真足履何关:意谓真功夫不需要别人去夸饰。传神肤必肖:意谓书法要传神,皮肤纹理都要像真的一样。恒疑秘阁摹:意谓常常怀疑自己是在秘阁中被摹写出来的。未奉台仙诏:意谓没有得到皇上的召见。徒闻买骏涓:意谓只是听说过买骏马的事情。终愧然犀峤:意谓最终自愧不如。相者但举肥:意谓相貌好的人所举之物都是肥美的。官人惟贵少:意谓官职高贵的人喜欢少而精的东西。以兹金石录:意谓这些珍贵的金石书籍。欲灼膏盲窍:意谓想要把这些金石书籍烧掉,使它们成为眼睛的膏肓。张罗森百目:意谓张挂罗网覆盖百目。陟巘摩群峭:意谓登上山峰,俯瞰群山峻峭。纷披石室藏:意谓众多石室隐藏其中。险绝天门跳:意谓危险至极,犹如天门跳跃。古文为大出:意谓文章写得极为出色,如同古代的文豪。壮心聊复耗:意谓壮志已消磨殆尽。未换吴儿眼:意谓还没有换得吴地人的眼色。先谐许侯好:意谓首先得到封侯的宠爱。臼摹邯郸辞:意谓用臼来模仿邯郸的辞赋。鼓揭岐阳奥:意谓用鼓槌揭露岐山的奥秘。来闻击玉声:意谓听说了击玉之声,这是形容琴瑟的声音。曰似归鸿操:意谓好像归鸿在弹奏琴瑟。按行笔阵间:意谓按照笔法在行列中行进。随以乖韦犒:意谓随之而来的是韦固的奖赏。居然一顾宠:意谓终于得到了一次宠爱。行使三都噪:意谓到处受到欢迎。怜君冰壶清:意谓怜惜你的冰清玉洁。匪敢琼玖报:意谓不敢拿美玉来回报你。珍重远游名:意谓珍视你的远游名声。书之华阳诰:意谓把你的事迹记下来,让华阳县的官吏加以表彰。
【赏析】
这首诗是许周翰向唐宣宗献书帖之作,内容主要是表达对朝廷的感恩之情。
首联“飞鸿易肆高,戏海书家妙”,以鸿雁比喻自己的书法,说它飞得高,书写得好。“将开鸿乙堂,或免斤鴳笑”两句,意思是说他将要开设鸿乙堂,也许可以避免那些讥笑他的人。
颔联“贫来四壁立,富有连城照”两句,意思是说贫穷的时候,家中没有积蓄,只有四面墙壁;富有的时候,家中有如连成一片城墙的财物。“以兹金石录”一句,意思是把这些珍贵的金石书籍烧掉。“张罗森百目”二句,意思是张挂罗网覆盖百目。“陟巘摩群峭”两句,意思是登上山峰,俯瞰群山峻峭。“纷披石室藏”两句,意思是众多石室隐藏其中。“险绝天门跳”二句,意思是危险至极,犹如天门跳跃。“古文为大出”二句,意思是文章写得极为出色,如同古代的文豪。“未换吴儿眼”二句,意思是还没有换得吴地人的眼色。“先谐许侯好”二句,意思是首先得到封侯的宠爱。“臼摹邯郸辞”二句,意思是用臼来模仿邯郸的辞赋。“鼓揭岐阳奥”二句,意思是用鼓槌揭露岐山的奥秘。“来闻击玉声”二句,意思是听说了击玉之声。“按行笔阵间”二句,意思是按照笔法在行列中行进。“随以乖韦犒”二句,意思是随之而来的是韦固的奖赏。“居然一顾宠”二句,意思是终于得到了一次宠爱。“行使三都噪”一句,意思是到处受到欢迎。“怜君冰壶清”二句,意思是怜惜你的冰清玉洁。“匪敢琼玖报”二句,意思是不敢拿美玉来回报你。
此诗语言通俗明白,风格质朴自然。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把一个穷书生在皇帝面前的受宠、被赏识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读书人的苦衷与无奈。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当时作者任国子监主簿,因上书论事得罪当朝宰相令狐绹而贬为国子博士,于是借书帖之机向唐宣宗进献以求重用。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正是作者仕途不顺时的心情写照,因此读来倍感亲切。《旧唐书》本传称其“尤工五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