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不禁帝京尘,出郭看春已暮春。
我自倦游君未遇,杨花如雪送归人。
南浦春波照酒卮,谩将离恨托前期。
如何命驾能千里,不为临歧住少时。
素衣不禁帝京尘,出郭看春已暮春。
我自倦游君未遇,杨花如雪送归人。
南浦春波照酒卮,谩将离恨托前期。
如何命驾能千里,不为临歧住少时。
注释:
- 素衣:白衣,通常代表清高、纯洁或不屈的态度。
- 帝京:指京城,也常用来指代繁华的都城。
- 杨花:即柳絮,春天时随风飘散的白色花瓣,常被用来象征离别。
- 南浦:南方的水边,这里可能指的是江边或者河边。
- 酒卮: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卮是古代的一种酒杯或瓶子。
- 临歧:临近岔路的意思,这里可能表示分别的时刻。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主人公在京城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对归途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素衣不禁帝京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面对繁华都市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身着白衣,却无法摆脱这城市带来的喧嚣和尘埃。而“出郭看春已暮春”,则透露出主人公在离开帝京后,感受到的春天已经逝去的哀愁。
诗的后半部分,以杨花作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归途中的孤独与无助。当杨花如雪般飘落,象征着别离的悲伤,它们如同白色的雪花一样,轻轻地落在归人的肩上,带走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而“南浦春波照酒卮”,则是对主人公在南边河岸上饮酒的情景的描写,尽管酒可以暂时忘却忧愁,但离别的情绪仍然挥之不去。
最后两句“漫将离恨托前期”,“如何命驾能千里”表达了主人公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不舍的情感。他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地踏上旅程,即使这意味着要暂时离开这个让他感到痛苦的地方。然而,当他站在岔路口,准备告别之际,却发现时间过得太快,留给彼此的时间太少了。这里的“不为临歧住少时”,反映了主人公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时刻的无奈与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在京城中的所见所感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和意象选择,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