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本君子花,俗卉良难偶。
所以古哲人,品题作佳友。
玉堂老儒仙,爱此出尘垢。
移种玉堂阴,翠色满窗牖。
托根咫尺天,雨露滋培厚。
繁英吐黄金,端不负重九。
群仙休沐暇,足泛黄封酒。
古称菊潭水,饮之即黄耇。
愿言采幽芳,以介君王寿。
【注释】
- 移菊:移栽菊花。
- 菊本君子花:菊,一种草本植物;君子花,指菊花。
- 俗卉良难偶:世俗的花卉很难与之相配。
- 品题:评价、鉴定。
- 古哲人:古代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 玉堂老儒仙:指古代学者,以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为称。
- 爱此出尘垢:喜爱这些超然物外的菊花。
- 移种玉堂阴:将菊花移到玉堂(皇宫)的庭院里种植。
- 翠色满窗牖:形容菊花色彩鲜艳,映入窗户。
- 托根咫尺天:托根在极近的距离上,接近天上。
- 雨露滋培厚:雨露滋润,使其根深厚。
- 繁英吐黄金:菊花花朵繁多,颜色金黄灿烂。
- 端不负重九:意指菊花虽重,但并不感到沉重或负担,反而显得轻松自在。
- 群仙休沐暇:众仙人休息沐浴的日子。
- 足泛黄封酒:足够饮用的黄色封藏的酒。
- 古称菊潭水:古人称菊花潭水为“黄精”。
- 饮之即黄耇(zuǒ):喝这种水可以使人长寿,像黄精一样健康长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点明了菊花的品质与特性,即菊花是君子般的花卉,高贵而纯洁。颔联则通过“古哲人”的比喻,赞颂了菊花的精神品质。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优雅姿态和美丽色彩。尾联则是对菊花的赞美之词,表达了作者希望君王能享受到菊花的美好。
全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