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忽闻长乐钟,自惊误却上新封。
觉来月照西窗白,寂寂柝声杂晓舂。
【注释】:
至日:指正月十五。
封:指门上的装饰,也泛指门户。
觉来月照西窗白:梦中醒来月光映照着西边的窗户一片洁白。
寂寂:形容声音清幽、空荡荡的样子。
柝声杂晓舂:梆声在早晨的田野中传来,好像在舂米。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梦境的诗。诗人在梦中听到长乐钟声,以为是误入了新封的门,惊醒后发现原来是在正月十五的夜晚,这时月光照进西窗,显得特别明亮,而那报时的梆声又在清晨的田野里回响。全诗意境幽静,用笔细腻。
梦里忽闻长乐钟,自惊误却上新封。
觉来月照西窗白,寂寂柝声杂晓舂。
【注释】:
至日:指正月十五。
封:指门上的装饰,也泛指门户。
觉来月照西窗白:梦中醒来月光映照着西边的窗户一片洁白。
寂寂:形容声音清幽、空荡荡的样子。
柝声杂晓舂:梆声在早晨的田野中传来,好像在舂米。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梦境的诗。诗人在梦中听到长乐钟声,以为是误入了新封的门,惊醒后发现原来是在正月十五的夜晚,这时月光照进西窗,显得特别明亮,而那报时的梆声又在清晨的田野里回响。全诗意境幽静,用笔细腻。
元旦 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一春。 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 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 璞在不妨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 注释: 1. 元旦:古代的新年,即春节。 2. 老天留我报君身:指命运或天意安排某人去完成某项任务或使命。 3. 惆怅蹉跎又一春:意为岁月流逝,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4. 几度丹心连血呕:形容忠心耿耿到极点,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5. 数茎白发带愁新
诗句解读 1 短鬓娑婆乌布巾 - “短鬓”指的是头发很短,“娑婆”是形容人头发散乱的样子。“乌布巾”则是指黑色的头巾。整体而言,这句话可能描绘了某人的外貌特征,可能是在描写一个头发短且颜色较深的人物。 2. 分明天地一狂人 - “分明”表示非常清晰或明显,“天地一狂人”则是说这个人就像是天地间唯一疯狂的人一样。这可能表示此人行为举止异常、与众不同。 3. 忧时泪应笙歌落 -
诗句:寥落白云司半虚,看君此去更何如。 译文:看着天空中漂浮的白云,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你的离去,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你即将远行,不知道这次离去会给你带来什么。 关键词解释: - 寥落白云:形容天空中的云朵稀疏、空旷,给人一种寂寞、孤独的感觉。 - 司半虚:司,在这里指代“主持”或“管理”。虚,空虚、不充实。合起来就是主管、主持的意思。 - 西曹:古代官府的一种设置,专管某方面的事务。月满幽人榻
【注释】: 和赵兵马海壑韵 残魂零落又经年,尽日凄然掩泪眠。 啼鸟似怜人寂寂,空楼独对月娟娟。 死生浪寄乾坤外,勋业虚思泰岳巅。 还草万言书欲上,踟蹰何处是尧天。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凄凉生活,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首联“残魂零落又经年,尽日凄然掩泪眠。”诗人用“残魂”和“零落”来形容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注释: 怅望霓旌拂曙晖,嗟君此去故人稀。 南山判草更谁易,北极恩光伴尔归。 晚树喜承新雨露,春风醉舞旧斑衣。 汉廷此日须元礼,早促仙舟赴帝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调,热情地送别李东明赴任北直隶。全诗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首句"怅望霓旌拂曙晖",意思是在清晨霞光照映下,看着彩旗飘扬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舍。这里的"怅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
立春和平山韵 残雪禁春亦不迟,晴烟送暖入帘帏。 香飞别院梅初发,影过新痕日渐移。 风卷寒云山曝画,晴归庭树鸟吟诗。 年来疏懒涩佳句,欲报琼瑶愧项斯。 注释:残雪尚未融化,春天已经来临,但天气并不寒冷,晴空万里的阳光透过窗帘,送来了温暖的气息。梅花在庭院里绽放,花香四溢,仿佛是春天的气息。树枝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变得模糊,就像时间在推移,岁月在流转。山风吹动着寒冷的云朵,让它们在山顶上暴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哀愁。以下是逐句释义: 风满孤城泪满巾,高寒偏傍薄衣人。 注释:风大得连城门都感到寒冷,泪水也打湿了头巾。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冷天的感受。 晴烟亦逐阴云冷,诗思应随白发新。 注释:晴朗的天空中的烟气也随着阴云变得寒冷。诗思也随之变得更加清晰,因为头发变白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归去此身方属我,愁来何事最伤神。 注释:当我离开这个地方时
【注释】 彤云:赤色的云。迷:笼罩,遮蔽。白昼:白天,指太阳。凉落:凉爽。暗风尘:昏暗的风沙。圜(yuán)城:古代筑有高墙的圆形城邑。别:另外。 【赏析】 “苦冷”是诗题,也是全诗的中心意象。首联两句,写苦寒之境,诗人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个极富色彩的画面:彤云蔽日,白昼如夜;凉风扑面,尘气弥漫,天地间一片苍茫、沉寂、阴冷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凄冷空寂的境界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句翻译诗歌,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技巧以及主题思想等,最后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本诗前两句是写屋梁上的月光映照下,仿佛自己也在思念着什么
【注释】: 宇宙到头俱梦幻,生人何必叹云泥。 疏狂见惯荣枯事,鸦鹊从今俱慢啼。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在《答张参》诗中写道:“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羲皇民。”(《全唐诗》卷三八五)可见他早年的出处是渔樵隐逸的生活。但当他步入仕途后,又曾做过“左拾遗”,这使他感到十分荣耀(见《酬崔侍御过象县见寄》)。但很快他就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浦参军
诗名:刘司狱考满索诗口占以赠之 译文: 报最归来宠命新,问君何以答枫宸。 闲中检点案头薄,三载平反多少人。 注释: - 报最归来宠命新:报最归来,即回归朝廷,获得新的宠信和使命。 - 问君何以答枫宸:你为何要回应皇帝的命令?此处的“枫宸”指代皇帝。 - 闲中检点案头簿:在闲暇之时检查案头的文件。 - 三载平反多少人:三年来纠正了多少案件的人。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综合赏析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抓住关键句分析其思想感情及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根据内容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如“凤历初看小雪时”中“凤历”指新历,“小雪”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的11月22—23日之间。“百年甲子只须臾”意为:一百年的时间,如同一个瞬间。这里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回头往事浑如梦”,意思是
【注释】 见山:指诗人所见的山。云烟:形容山中云雾缭绕;酒卮:酒杯,此泛指酒杯;风静:指风平浪静,没有风起浪涌;明月闲:指明月清亮而悠闲;红尘:指尘世;寻:寻找,寻觅;远壑:深谷或山涧;诗思:即诗情,指诗歌的情怀,此处指对诗歌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饮酒赏月时,产生的感慨。首二句写酒后的景致,第三、四句写酒后的所思。“不解红尘寻远壑,漫将诗思傍青山”,是说因为酒后心绪不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从诗的意象、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都城夜半初飞雪,台省应多祥瑞诗”,首句写京城在夜间飘起了雪花,暗示着诗人即将入京做官的消息,“初”字写出了雪下得不大而急骤,“夜半”二字交代了时间;“台省”,指朝廷或官府,“应”是应该的意思,诗人入京当官的消息让作者感到欣慰,于是写下“应多祥瑞诗”。
【注释】 五岁儿:指自己的孩子。 遣归:送回家。 同宿:一同睡觉。 有感:有所感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看到自己的孩子被父亲送回家,而自己的父母却留在家中,感到十分伤感而作的。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父子亲情与父母之爱进行比较。 首句“良知好向孩提看”,意为:人天生就喜爱看着小孩子。 次句“天下无如父子亲”,意为:天下没有像父子那样亲密的关系。 第三句“我有乾坤大父母”,意为
注释: - 春树苍苍春浦晴,红亭黯黯送霓旌。 - 春日里,树影苍苍绿葱葱,春浦上阳光明媚。红亭黯淡无光,送别了那飘动的彩旗。 - 留连鸟语怜人别,荏苒杨花共酒倾。 - 我不忍离去,依恋着鸟儿的鸣叫,感伤地别离了。杨花缓缓飘落,伴随着我饮酒畅饮。 - 桃坞雨余香气合,锦江潮尽浪痕明。 - 雨水过后,桃花坞弥漫着淡淡的香气。锦江潮水退去,留下了清晰的水流痕迹。 - 烟浮晓巘巑岏碧,霞逐征帆缥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