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枻鼓清流,独悲江上秋。
屈生常悃款,渔父亦迟留。
斑竹涵清泪,沧江没白鸥。
钓竿斯可寓,随意泊吾舟。

【注释】

鼓枻 :指划着船桨击打着水。清流:清澈的水流。屈生 :指屈原。古时楚人称贤士为屈子,屈生就是屈原。常悃款 :总是诚恳。迟留:停留。斑竹 :斑竹,即湘妃竹。湘妃哭泣于泪下,泪痕斑驳如竹色。沧江 :指洞庭湖。没 :沉没。白鸥 :即白鹭。《汉书.终军传》:白鹭之鸟,文质相半。”《后汉书.马援传》:‘‘援少时家贫…常客于长沙屠肆之间,得肉,切煮而食。因学《尚书》,”遂通《春秋》、百家之言。”

【赏析】

诗以写景起兴,首二句点“鼓枻”,三、四两句写“独悲”,五、六两句写“渔父”。七、八句写所见所闻,九、十句以渔父自比,最后二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全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

“鼓枻”,击棹行舟。“兰枻”,以美玉制成的船桨。“清流”,指长江。这两句是说,我乘着小舟,沿着清澈的长江漂流而下,独自在江上感叹秋天的到来。

“屈生”,即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忠贞不二,正直不阿,遭到贵族排挤,被流放。这两句是说,屈原常常保持着真诚的心,像渔民一样在江边徘徊;我也是一个与屈原同样有一颗真挚的心的人。

“斑竹”,湘妃竹。相传娥皇、女英二妃溺死于湘江,其泪化作斑竹。“沧江”,指洞庭湖。屈原被放逐后,曾游于沅湘之间,投汨罗江而死。这两句是说,斑竹含泪在洞庭湖中映出一片清光,而屈原却早已沉沦了。

“钓竿”,指渔船上的长竿。“斯可寓”,意思是说,我这个渔父也可以随时停下来,把渔船系在我的船上。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随意泊吾舟”中的“泊”,停泊;“吾舟”,我的船只。意思是说:随时可以把我的小船停靠下来,就像把渔船系在我的船上一样。

这首诗是诗人在洞庭湖畔所作,借咏史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