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竹在坡陁,兼葭隔洲渚。
咫尺雨中秋,披图谩愁予。

【注释】

陈慎独(1240—1308),字子中,号东湖居士,浙江仁和人。元末明初画家。

菉竹:一种青竹。

坡陁(tuó):低小不平貌。

兼葭(jiān jiā):即蒹葭,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芦苇。

洲渚:水中的沙洲和浅滩。

咫尺雨中秋,披图谩愁予:咫尺,比喻近在咫尺,这里指画中的景。雨中秋,即雨后中秋,这里指雨后的景色。披图,打开画卷。妄,胡乱的意思,这里是形容自己的心情。

赏析:

此诗首句点出“菉竹”,次句写“兼葭”。“在坡陁”,“隔洲渚”是写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使人联想到《楚辞·九辩》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句子。接着写“咫尺雨中秋”,“披图谩愁予”,诗人面对画中的景色,不禁生出许多感慨。“咫尺”一词写出了景物与诗人的距离之近,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眼前景物的热爱;“雨中秋”写出了时间之近,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这美景的喜悦之情;“披图谩愁予”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美景的无奈之感。总的来说,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悦以及内心的无奈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