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旧时台榭,空闻千古风流。
满地山花落去,几番麋鹿来游。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应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用词造句和风格特色等方面入手,然后还要结合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去分析。

姑胥山:姑苏台,又称姑胥山、姑苏台山,在今苏州市西南。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后毁于秦火。

空闻千古风流:“空闻”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姑苏台的追忆,但“不见旧时台榭”,只留下“风”来。这“风”字是虚写,也是实写,既写出了姑苏台当年之盛,又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千古风流”指吴国历代君主的风流事,这里指吴国的强盛和繁荣。

满地山花落去:这句描写了春去秋来的自然景象,也暗含着人世沧桑的感叹。

几番麋鹿来游:这是说姑苏台如今荒芜破败,只有麋鹿来此游玩,而人迹罕至。这既是对姑苏台的直接描写,也是借景生情的写法。

【答案】

姑胥山

(1) 姑苏台:古称姑胥山,又名姑苏台山,位于今苏州市西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后毁于秦火,仅余台基。

(2) 空闻:虚写,指姑苏台已不存在,只能凭吊其昔日的辉煌。

(3) 风流:指吴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名人,如伍员(子胥)、夫差、范蠡、申胥等。

(4) 山花: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5) 几番:几次;多少次。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此时诗人因上疏论斥新党而被贬谪监处州酒税,心情抑郁。诗人面对荒废破败的姑苏台,感慨万分。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诗人此行的具体环境。颔联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历史上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无限遐思。颈联由眼前景色进一步展开联想,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尾联则以议论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