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得子笑颜开,惊动高亲好句来。
秋晚枯杨还发柹,月明老蚌果成胎。
椿萱万里南瞻斗,弓襡三旬蚤报禖。
是日殷勤洁汤饼,须攀一醉共恢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对诗歌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内容理解其意境特点以及艺术手法等,然后分析诗人情感。

(1)诗的前两句写得子的喜悦之情。“生辰”句,指婴儿出生之日;“惊动”句,谓因生下男孩而惊动了高辈的亲友,他们纷纷送来贺信或贺礼表示祝贺。“秋晚枯杨还发柹”,意谓秋末时枯黄的老树也重新萌发嫩芽,暗喻婴儿降生,犹如枯树逢春。“老蚌”句是说月明之夜,雌蚌孕育出珍珠似的胎儿;“成胎”句,指婴儿呱呱坠地,象征着家族繁衍昌盛。“椿萱万里南瞻斗”一句中的“椿萱”代指父母,“南瞻斗”即仰望北斗七星之意,借以祝愿父母长命百岁;后文的“弓襡三旬蚤报禖”中“弓襡”即“弓腰”,是古代妇女的一种装束,这里指婴儿的腰部以下部分,“蚤报”即提前报喜;“须攀一醉共恢台”,意即一定要与亲友一起举杯痛饮,以此庆祝这一喜庆之事。

(2)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相同,读起来节奏感强,给人以朗朗上口之感。

【答案】

(1)①第一句:生辰(出生之日),得子(生男孩),笑颜开(喜悦);惊(惊动)动(使惊动)——高亲(长辈亲友)

②第二句:①秋晚(秋末时节),枯杨还(又)发柹(发芽,比喻婴儿降生);②老蚌(老

鱼)果成胎(象征婴儿降生);③弓襡(弓腰,古代妇女的一种装束),三旬(满三个月),蚤报(早报喜);④须攀

(必须)一醉共恢台(与亲友共同举杯庆贺)。

(2)首联:生辰得子,喜形于色;颔联:秋末枯杨,犹有生机;颈联:月明老蚌,预示吉祥;尾联:亲友欢聚,共庆良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朋友家生子之际作答的。从诗的内容看,这是一首祝贺之作。作者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儿子降生于世的由衷祝贺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