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与华阳近,三峰独往来。
草香千品药,松老一身苔。
书怪猿偷读,门经鹿撞开。
墙东有修竹,移向北庭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把握其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学生注意诗句中重要字词的提示作用,如“地”“华阳”“药”“松老”“书怪猿偷读”“门经鹿撞开”“修竹”“北庭”,并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地与华阳近,三峰独往来。”意思是:这山离华阳宫近,只有这三座山峰,可以自由来往。“地”即指华山,华山与华阳宫很近。“三峰”指华山上的东、西、南三座山峰。“独往来”是说华山上只有这三座山峰可以来往。作者在华山之巅,放眼四望,只见华山巍峨耸立,三峰突兀,高耸入云,直插苍穹。他不禁赞叹不已:“啊,华山,你是多么崇高伟岸!”
“草香千品药,松老一身苔。”意思是:山上草多,香气扑鼻,是名贵的药材;山上松树苍翠,满身长着青苔,是长寿的象征。“草香”指的是山上生长的茅草,因为茅草生长旺盛,所以芳香沁人。“千品药”中的“千品”是指茅草的品种之多。“松老”中的“松老”指山上的松树,松树长年郁郁葱葱,所以被用来象征长寿。“一身苔”中的“一身”指的是松树上长满青苔。“苔”指的是苔藓。青苔是一种寄生在植物体上的低等生物,它靠吸收植物体内的营养来生存和发展。青苔的颜色是绿色的,所以被用来象征长寿。
“书怪猿偷读,门经鹿撞开。”意思是:有的书怪(怪书)的猿猴偷偷地去读它,有的经过的门(门道)被野鹿撞开了。“怪”指的是怪书,就是一些没有价值、不值得一看的书籍或文字。这里用“怪”来形容那些书籍的荒诞无稽。“偷读”是指猿猴偷偷地去读这些书籍或者文字。“经”指的是道路。“门经”就是经过的道路或门洞。“撞开”指的是被野鹿撞开了。这里的“撞”指的是撞开。野鹿撞开了通往道路上的栏杆或石墩,使道路变得畅通无阻了。
“墙东有修竹,移向北庭栽。”意思是:墙东边有一棵挺拔秀丽的竹子,把它移到北庭去种植吧。“修竹”中的“修”指长成的竹子。“竹”指的是竹子。“修竹”是指长得又高又长的竹子。“墙东”中的“东”是指左边。“修竹”指的就是墙上东边的竹子。“移向北庭”中的“北庭”指的是北庭的花园。“北庭栽”中的“栽”指的是栽种。把墙东边的竹子移植到北庭花园里去栽培、培养吧。
【答案】
【参考译文】
华山离华阳宫不远,有三座山峰,可以自由来往。山上草多,香气扑鼻。山上松树苍翠,满是青苔。山上有的书怪(怪书)的猿猴偷偷地去看,有的经过的门被野鹿撞开了。
墙东边有棵挺拔秀丽的竹子,把它移到北庭去栽培吧。
【赏析】
这首五律写诗人在华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从山、松、草、竹、猿、鹿、门、园七个角度入手展开描写,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地与华阳近,三峰独往来”,直接点明华山的位置和特点,点出诗人游览华山的目的和心情。颔联以草香、松老作为华山的特征,表现了华山四季常青、景色优美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意。
颈联“书怪猿偷读,门经鹿撞开”,通过描述猿猴读书和鹿撞门的情景,进一步表现出华山的幽静和美丽。尾联“墙东有修竹,移向北庭栽”,以移竹这一动作结尾,既表现了华山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华山的喜爱和依恋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华山的美景和诗人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结构紧凑流畅,意境深远悠扬,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