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注释】
- 左掖:唐代皇宫中左右两侧的宫门。千叶桃花:指宫苑中栽种的一种名贵花卉。2. 秾李:盛开的桃李花。皓雪:洁白如雪的雪。3. 繁桃:花朵繁多,色彩绚丽的桃花。炫朝霞:灿烂夺目地映照着朝霞的桃花。4. 东阑:宫苑东侧的栏杆上。一树:一株。倾国:倾覆整个国家。5. 半吐:半开。疑红:似红。却胜红:虽比红色艳丽,却更胜一筹。6. 全开:全部开放。似白元非白:虽然白得纯正,却不纯白。7. 雅丽称月间宜风:高雅美丽,适宜于月光下的风姿。8. 阴时晴午各异态:阴天时,它的姿态是优雅的;晴天时,它的姿态又是潇洒的。9. 嗔喜笑鼙无不工:无论是生气时的怒放、喜悦时的欢笑,还是嬉闹时的笑声,都无一不如人意,尽善尽美。10. 嗟我:叹息我。匆匆:忙碌匆忙的样子。簿书:文书。急:急促。11. 微吟对花立:低吟着,对着花儿站立。12. 白苎:白色的苎麻布。苎麻:一种植物,常用来做衣服。13. 夕露香:傍晚露水沾湿了它的香气。14. 青鞋:青色的鞋子。苍苔:青苔。15. 楚江滨:指长江边的楚国故地。16. 怅神:因思念而神情恍惚。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宫中见惯了千叶桃花的美丽,现在又看到它在江边绽放出别样的姿态,于是不禁想起当年在宫中欣赏这种花的情景,感慨万分。全诗以“忆”字为线索,由昔及今,从宫廷写到江边,层层铺叙,层层转折,写出了千叶桃花的两种不同姿态和自己的复杂感情。
首联写千叶桃花的艳丽。“秾李积皓雪”,用比喻手法写桃花的艳丽,把春色写得更加浓艳动人。“繁桃炫朝霞”则写桃花的多姿多彩,光彩照人,使朝霞也黯然失色了。两句合起来,就把千叶桃花的艳丽写得淋漓尽致。
颔联写千叶桃花的娇媚。“能倾国”是说千叶桃花足以倾覆国家,夸张其美,表现了对它的喜爱;“谁剪刻”是对千叶桃花赞叹不已,赞美它的千姿百态。这两句是前句的延伸,也是后句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承,构成一个完美的画面。
颈联写千叶桃花的娇媚神态。诗人先写其半开的状态:“半吐”,即半开,这里既指花的开放度,又含羞的意思,暗指千叶桃花的娇嫩之态;接着写其全开的状态:“全开似白元非白”,既写千叶桃花的颜色洁白如玉,又写它的纯洁无瑕,同时与前面的“半吐”相呼应;最后写其色彩艳丽:“半吐疑红却胜红”,既形容千叶桃花颜色鲜艳,又写它比红色的艳丽还要艳丽;“全开似白元非白”,既写千叶桃花的颜色洁白无瑕,又写它比白色的更加纯净。这四句都是写千叶桃花的娇媚之态,但角度不同,层次分明,相互衔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尾联写诗人对千叶桃花的感情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诗人感叹自己忙于政务,不能像以前那样赏花,只能偶尔停下脚步,欣赏一下千叶桃花的美。“惆怅当时看花客”一句,既是对往事的回忆,又是对自己的劝慰,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想像丰仪一怆神”一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楚江之滨看到千叶桃花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想像”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千叶桃花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诗人抓住千叶桃花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千叶桃花的美丽,同时又巧妙地通过咏叹千叶桃花来表达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