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音乐,丝竹在禽鸟。
嘤嘤呼春晴,呖呖报春晓。
娇吟与柔哢,圆滑斗新巧。
知君在山中,乐此长不少。
疏篱密竹外,深涧绿树表。
青鞋踏花影,信步听未了。
归去闻筝声,应怪银甲小。
我来行一月,风雨春江渺。
今朝豁晴霁,孤琴破幽悄。
铿如女娲笙,忽作余音袅。
平生黄钟耳,直欲辨分杪。
万事付松风,翛然坐秋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他在江阴遇到春禽并听到其啼鸣的情景。

首句“舟中闻春禽寄江阴包鹤洲”,描述了他在江中的船只上听到春天的鸟类在江阴的包鹤洲发出的叫声。这里的“春禽”指的是春天的鸟类,它们的叫声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第二句“山中无音乐,丝竹在禽鸟。”则表达了他的观点,认为山上没有音乐的存在,而音乐却存在于鸟儿之中。这里的“丝竹”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禽鸟”则是动物,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意象。

接下来的四句“嘤嘤呼春晴,呖呖报春晓。娇吟与柔哢,圆滑斗新巧。”描绘了鸟儿们欢快地叫唤着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嘤嘤”和“呖呖”分别形容鸟儿的叫声,它们清脆悦耳,如同歌唱一般。而“娇吟与柔哢”则形容鸟儿们柔和的歌声,它们的声音圆润而优美。这些声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的四句“知君在山中,乐此长不少。”则表达了他对鸟儿们的赞赏之情。他们能够如此快乐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而他却只能远观不能近赏。这里的“知君”指的是他对自己的处境的理解,而“长不少”则表示他对此感到遗憾。

接下来的四句“疏篱密竹外,深涧绿树表。青鞋踏花影,信步听未了。”描绘了他的所见所闻。他走在竹林和绿树之间,听着鸟儿的叫声,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这里的“青鞋”是指他的鞋子的颜色,而“花影”则是他的影子映在花丛中的倒影。这些细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四句“归去闻筝声,应怪银甲小。”则表达了他的心情。当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听到了筝的声音,不禁感叹自己年纪已大。这里的“筝声”指的是筝的演奏声,而“银甲小”则形容他的头发已经斑白。

接下来的四句“我来行一月,风雨春江渺。今朝豁晴霁,孤琴破幽悄。”描绘了他在江边度过的一个月的时光。他经历了风雨交加的春天,但最终迎来了晴朗的天气。这里的“孤琴”指的是孤独的琴声,它被雨水打湿,发出了沉闷的声音。而“破幽悄”则形容这声音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最后的四句“铿如女娲笙,忽作余音袅。平生黄钟耳,直欲辨分杪。”则表达了他的感慨。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曾经听过许多美妙的音乐,但他的耳朵却无法分辨出其中的细微差别。这里的“铿然”“袅袅”等形容词形象地描绘出了音乐的美妙和动听。

整首诗以“舟中闻春禽寄江阴包鹤洲”为引子,通过鸟儿的叫声、山林的景象以及音乐的演奏,描绘出了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自然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