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岫如蛾眉,紫菱盖绿漪。
小娃木兰桨,采菱溪上归。
溪风摇白芷,撩乱绩花起。
疑是越兵来,旌旗照秋水。

越来溪

远岫如蛾眉,紫菱盖绿漪。

小娃木兰桨,采菱溪上归。

溪风摇白芷,撩乱绩花起。

疑是越兵来,旌旗照秋水。

注释:

  1. 越来溪:指浙江绍兴的一条古老河流,因历史上有“越王勾践剑入此江”的故事而得名。
  2. 远岫如蛾眉:远处的山峰如同蛾眉般美丽。
  3. 紫菱盖绿漪:紫色的菱叶覆盖在碧绿的水面上。
  4. 小娃木兰桨:年轻的女子用木兰木制成的桨划船。
  5. 采菱溪上归:年轻女子在回家的路上采摘菱角。
  6. 溪风摇白芷:溪边的风吹动着白芷。
  7. 撩乱绩花起:搅动着花朵随风飘散。
  8. 疑是越兵来:好像看到了过去的越国士兵。
  9. 旌旗照秋水:飘扬的旗帜映照在秋天的水面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世界。诗中的景物虽然简单,但通过诗人的描绘,它们却变得生动而有情感。

首句“远岫如蛾眉”,诗人以“蛾眉”比喻远处的山峦,形象地描绘出山峦的美丽轮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

第二句“紫菱盖绿漪”,诗人以“紫菱”和“绿漪”两个细节,展现了水面上的美景。紫菱翠绿的叶子覆盖在碧绿的水面上,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的日常生活。诗人通过对年轻女子使用木兰木桨、采菱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水乡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劳动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溪风摇白芷,撩乱绩花起”,诗人以“溪风”和“白芷”作为描写对象,展现了水乡独特的自然环境。白芷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犹如在舞动着自己的裙摆一般。而“绩花起”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之美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