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郎署资,矫矫乃遗直。
读书乱山中,讵肯徇甔石。
圣明允神断,血狱岂冤抑。
所具棘下臣,疑情固当白。
南裔佩赐环,山水含古色。
嗟哉秘英灵,使我永叹惜。

书李主事传

伊人郎署资,矫矫乃遗直。

读书乱山中,讵肯徇甔石。

圣明允神断,血狱岂冤抑。

所具棘下臣,疑情固当白。

南裔佩赐环,山水含古色。

嗟哉秘英灵,使我永叹惜。

【注释】
伊人:指诗人自己。郎署:指在官府任职。
矫矫:高洁的样子。遗直:高尚正直的品德。
读书:指在书房读书。乱山中:指在山中读书。讵:岂,表示反问。
圣明:贤明,英明的君主。允神断:英明的君主能够公正地作出决断。
所具:所准备的,这里指的是为朝廷办事的人。棘下臣:即“阙下臣”,指在朝廷办事的人。
南裔:南方地区。佩赐环:佩戴着皇帝赏赐的玉环。
山水:指自然景色。含:包含。古色:古人的颜色,这里指古代的色彩。
嗟哉:叹息声。秘英灵:隐藏起英雄的魂魄。
永:长久、永远。叹惜:感叹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通过写自己为官时对朝廷和百姓的忠诚以及对英烈的怀念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首句“伊人郎署资”,表达了诗人在朝廷任职时的自信和骄傲。他认为自己有才能和德行,能够在官府中施展才华。接着,“矫矫乃遗直”,强调了他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坚守。这里的“遗直”一词,可以理解为高尚的品行或道德准则。

次句“读书乱山中,讵肯徇甔石”,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之中专心致志地读书的情景。这里的“甔石”可能是指某种不值钱的东西,诗人不愿意为了它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两句诗表现出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道德的重视。

第三句“圣明允神断,血狱岂冤抑”,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他认为,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作出公正的决断,而那些冤屈的人也不会受到冤屈。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关注。

第四句“所具棘下臣,疑情固当白”,描述了诗人在朝廷办事时的态度和行为。他认为,作为朝廷的官员应该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对于那些有疑问的情况也应该向君主陈述。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和责任的认识。

后四句“南裔佩赐环,山水含古色”,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佩戴着皇帝赏赐的玉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他也感叹英雄的魂魄被埋藏在山川之间,无法得到安息。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的怀念和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一句“嗟哉秘英灵,使我永叹惜”,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诗人对于英雄的事迹感到惋惜,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感到哀伤。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和遭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责任、正义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