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邦南海曲,尽控百蛮乡。
向未奇珍贝,惟传臣越裳。
白雉今安在,朱鹦本不常。
岂堪登贡籍,直许罥雕梁。
暹酒番姬劝,豪觞凤卵装。
指环深水石,锁服茜红光。
照席玻瓈薄,华躯缅布长。
调和轻荜茇,彩染贱苏方。
天限华夷界,波因物异扬。
至今声教地,谁复计安攘。
南粤谣
粤邦南海曲,尽控百蛮乡。
向未奇珍贝,惟传臣越裳。
白雉今安在,朱鹦本不常。
岂堪登贡籍,直许罥雕梁。
暹酒番姬劝,豪觞凤卵装。
指环深水石,锁服茜红光。
照席玻瓈薄,华躯缅布长。
调和轻荜茇,彩染贱苏方。
天限华夷界,波因物异扬。
至今声教地,谁复计安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南越(即岭南)地区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南越地区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南越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南越地区繁荣发展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
首联“粤邦南海曲,尽控百蛮乡”描绘了南越地区位于南海之滨,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这句诗通过“尽控”一词,表达了南越地区控制着百蛮之地的辽阔疆域。
颔联“向未奇珍贝,惟传臣越裳”则转向历史文化层面,强调南越地区作为中国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曾经是中国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这里的“臣越裳”是指古代中国向南越进贡的使者穿着的朝服,象征着和平与友好。
颈联“白雉今安在,朱鹦本不常”则转向自然生态环境。这里用“白雉”和“朱鹦”来指代珍贵的野生动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珍稀物种命运的关注。而“本不常”则暗示了这些物种并非恒久不变,反映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接下来四句主要描述了南越地区的文化和生活特色。如尾联“暹酒番姬劝,豪觞凤卵装”描绘了南越地区的饮食习惯,以及当地女性的热情款待。同时,“凤卵装”也形象地展现了当地的美食文化和审美情趣。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南越地区的独特风貌和历史底蕴。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南越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历史传承。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