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上桂花飞,八公山下羽人归。
朝蒸紫霞暮明月,道是神翁住翠微。
淮南警慧超汉室,疏入明光争皎日。
果然才大志自高,竟薄诸侯慕仙术。
神仙非有亦非无,不踏人间富贵途。
淮王邪计炽如火,安得幽秘求玄珠。
数千方士旧文学,大山小山胜如角。
黄金变化谁得知,才说百年犹晦朔。
三篇道诀付炎𪋖,桐柏流波咽旧朝。
云中鸡犬弓刀血,仙骨未举凡骨销。

【注释】

八公:地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太平寰宇记》卷一〇六:“八公山,在县南十五里。晋咸康三年,谢玄、桓温伐燕,败燕军于此。”桂花飞:指桂花盛开的景象。八公山下:指谢安的别墅所在地。羽人:仙人。朝蒸紫霞暮明月:指神仙的长生不老。朝蒸,早晨沐浴。紫霞,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亦称紫霄宫。明月,月亮。道是神翁住翠微:意为神仙住在青山之间。神翁,指谢安。翠微,山色青翠,这里指山间。淮南:指东晋时宰相谢安的封地。警慧:才智过人。超汉室:超越汉朝。疏入明光争皎日:指谢安任吏部尚书时,曾推荐王坦之为吏部郎,后王坦之被调入门下省任侍郎,而谢安则退居外任。才大志自高:意谓才能大志向高远。薄诸侯:轻视其他诸侯。慕仙术:羡慕神仙之术。

神仙非有亦非无:神仙不是实际存在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亦,“也”的通假字。非有,即“非虚”。亦非“亦非”,表示否定。

不踏人间富贵途:不要贪图人间的荣华富贵。

淮王邪计炽如火:指谢安的儿子谢尚想谋取司马氏天下,其阴谋如同烈火一样猛烈。炽如火,形容其计谋像烈火一样猛烈。安得幽秘求玄珠:《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索隐》:“言欲铸此鼎以祭太一神。”玄珠,即太一神。安得,哪里能得到。幽秘,隐蔽隐秘。

数千方士旧文学:指许多道士都擅长文学。数千,极言其多。方士,古代对懂得炼丹术的人的称呼。旧文学,指他们过去的学业和成就。大山小山胜如角:指谢安隐居在山林之中,与世隔绝,胜过世间的权贵。胜,比得上。如角,比喻胜过。

黄金变化谁得知:意思是说黄金的变幻莫测,谁能知道呢?黄金变化,指道家炼金术。谁得知,谁又能理解呢?

才说百年犹晦朔:意谓即使是活了一百岁,也只是如同黄昏到夜晚的过渡一样短暂。

三篇道诀付炎𪋖:指将道教的三部经典传授给刘义符(刘义隆)。炎𪋖,即炎帝神农氏。刘义符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他继位之后,曾一度用道教思想来加强自己的统治。桐柏流波咽旧朝:指刘义符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后,曾经下令禁止佛教,并追废孝文帝元宏的庙号。流波,指河水奔流的样子。咽旧朝,指废除前朝的宗教政策。

云中鸡犬弓刀血:指淝水之战后,东晋军队溃败逃散,到处可以看到被杀的人畜尸体,就像鸡鸣狗吠声中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音一样悲惨。云中,指天空中。

仙骨未举凡骨销:意谓那些修道成仙的人,他们的骨头尚未折断,而那些没有修炼成仙的人的骨头却早已断裂了。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的代表作之一。它写谢安一生的政治经历及其晚年的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是第一部分,后六句是第二部分。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前后照应的方式,先从“朝蒸紫霞暮明月”写起,点出谢安的生活特点;接着由“果然才大志自高”一句转入对谢安生平的叙述,突出他的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最后又回到“安得幽秘求玄珠”一句,再次点出谢安的隐逸生涯,表现了他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诗歌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谢安一生的经历和精神追求。从“朝蒸紫霞暮明月”起笔,描绘了谢安的生活特点;接着通过“果然才大志自高”一句,突出了他的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最后又回归到他隐逸的生活之中,表达了他对神仙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这种写法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诗中使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另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和富有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