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猊晓试东皇燧,海国龙涎重译至。
谁言一缕篆烟轻,灵异曾闻走魑魅。
上如卿云抱初旭,下如清野流泉比。
淡如古洞拽青霞,浓如净土飘浮穗。
隆栋凌晨太郁葱,疏棂薄暮仍明媚。
神洲舞影降仙禽,霏雾玄鬟双玉侍。
仗前恰忆带悠扬,馧馞花潭春涨腻。
闲门却扫懒摊书,独玩氤氲无个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棨创作的五言律诗。

我们来看第一句:“篆烟吟”。这是整首诗的主题,也是郑棨在描述篆烟的形态和意境。篆烟,即篆书的烟雾,通常用来形容书法之美。

第二句:“金猊晓试东皇燧”,这里的“金猊”指的是金色的狻猊兽,是一种神兽,常用来比喻尊贵和威严。“晓试”则表示尝试或试验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描绘篆烟在清晨时分的样子,或者是用来比喻篆书在早晨时分的美态。东皇燧,指的是东方的太阳,这里可能是指日出的景象。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可能是在赞美篆书的美,或者是在描绘一种高贵、威严的美。

第三句:“海国龙涎重译至。”这里的“海国”可能是指海洋,而“龙涎”是一种珍贵的香料,也称为龙涎香,这里用来比喻篆烟的香气。“重译”可能是指多次翻译或传递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篆烟的香气如何从大海中传来,或者是在形容篆书的魅力如何被人们广泛传颂。

接下来的几句都是对前两句的解释和扩展。第四句:“谁言一缕篆烟轻,灵异曾闻走魑魅。”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谁能说那一缕篆烟就那么轻盈呢?其实它曾经让那些狡猾的鬼怪都无处遁形。这里的“一缕篆烟”可能是在比喻篆书的美丽和神秘,而“走魑魅”则是形容篆书的力量之大,能够驱散邪恶。

第五句:“上如卿云抱初旭,下如清野流泉比。”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篆书的形状和质地,像是云朵一样美丽,又像清泉一样流淌。这里的“卿云”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云彩,而“初旭”则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篆书如同大自然一样美丽和和谐。

第六句:“淡如古洞拽青霞,浓如净土飘浮穗。”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篆书的颜色和质感,既淡雅又庄重。这里的“古洞”可能是指古老的山洞,而“青霞”则是青色的天空。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篆书的色泽之美。

第七句:“隆栋凌晨太郁葱,疏棂薄暮仍明媚。”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篆书的建筑风格,宏伟壮丽,无论白天还是傍晚都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隆栋”可能是指高大的屋梁,而“薄暮”则是傍晚的时候。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篆书的建筑之美。

第八句:“神洲舞影降仙禽,霏雾玄鬟双玉侍。”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篆书的画面之美,仿佛神仙在舞蹈,云雾缭绕,仙女们在旁边陪伴。这里的“神洲”可能是指仙境,而“玄鬟”则是一种黑色的发髻。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篆书的绘画之美。

第九句:“仗前恰忆带悠扬,馧馞花潭春涨腻。”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篆书的韵味之美,如同音乐一般悦耳动听。这里的“馧馞”是一种马的名字,而“花潭”则是一种美丽的风景。这句可能是在赞美篆书的音乐之美。

第十句:“闲门却扫懒摊书,独玩氤氲无个事。”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篆书的喜爱之情,他喜欢静静地欣赏篆书,享受其中的宁静和美好。这里的“闲门”可能是指安静的门扉,而“氤氲”则是一种弥漫的氛围。这句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篆书的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这首诗的赏析:这首诗以篆书为主题,通过对篆书的各种形象和特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篆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篆书既有华丽的外表,又有深邃的内涵;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文的韵味。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