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谁解写琅玕,后有仲昭前孟端。
自从文藻流传久,转觉丹青赏鉴难。
生绡一幅潇湘出,高堂六月冰霜寒。
玉林深处人如玉,欲往从之无羽翰。
江南谁解写琅玕?后有仲昭前孟端。
自从文藻流传久,转觉丹青赏鉴难。
生绡一幅潇湘出,高堂六月冰霜寒。
玉林深处人如玉,欲往从之无羽翰。
注释:
- 江南谁解写琅玕:江南谁能理解画竹的技法?这里的“解”是指“懂得”、“掌握”。
- 后有仲昭前孟端:在绘画史上,有像仲昭和孟端的画家吗?这里指历史上著名的画家。
- 自从文藻流传久:自从文学艺术的传承久远以来。
- 转觉丹青赏鉴难:但渐渐地,人们对于丹青(绘画)的欣赏鉴别变得困难起来。
- 生绡一幅潇湘出:生绡画布上描绘的是潇湘景色。潇湘是中国地名,这里指代潇湘地区的山水美景。
- 高堂六月冰霜寒:高高的殿堂里六月的天气如同冰雪一样寒冷。
- 玉林深处人如玉:在玉林的深处,那里的人像玉石一样纯净无瑕。
- 欲往从之无羽翰:想要前去拜访却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途径或方法。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画中景象的描述和对画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向往之情。全诗通过对比和描绘,突出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高超技艺。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