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为政即多闻,杜老曾云我亦云。
千里清风传穆颂,两江流水漾漪文。
停云远树伤迟暮,对月高楼怅夜分。
葵扇挥毫酬雅意,棠阴回首惜离群。
注释
- 大贤为政即多闻:指大官执政时自然会受到众人的注意。
- 杜老曾云我亦云: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这里引用杜甫的诗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
- 千里清风传穆颂:形容风声传播得远,如同诗歌一样流传。
- 两江流水漾漪文:江河水流波纹荡漾,如同文章一样流畅优美。
- 停云远树伤迟暮:停下脚步远望树木,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悲伤。
- 对月高楼怅夜分:在高楼之上对着明亮的月光,感到夜晚的寂寞和惆怅。
- 葵扇挥毫酬雅意:用葵扇挥舞着笔进行书写,表达对高雅艺术的敬意和喜爱。
- 棠阴回首惜离群:回头看那棠树的阴影,感叹离别的不舍和孤独。
译文
大官执政时就受到人们的瞩目,正如杜甫所言我也这么说。
千里之外都能听到清风悠扬的歌声,就像优美的诗歌那样传唱。
江流两岸的风景如画般美丽,波纹荡漾如同文章行云流水。
远望树林,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仰望天空,夜晚的寂寞难以忍受。
手持葵扇挥动书写,表达我对高雅艺术的喜爱和敬意。
回首望去,棠树的影子映衬出离别的哀愁;独自一人时,才深刻体会到孤独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生涯的感慨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大贤为政即多闻”表明了诗人认为贤能之人执政必然广受赞誉;随后通过杜甫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第二联中,“千里清风传穆颂”与“两江流水漾漪文”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暗示着这些美景也象征着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第三联“停云远树伤迟暮”与“对月高楼怅夜分”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夜晚孤独的无奈。最后两联“葵扇挥毫酬雅意”和“棠阴回首惜离群”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