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泉仙棹访贫家,城上高楼接太霞。
坡老旅情昌歜酒,雍陶乡思米囊花。
迢迢紫宙凌风翰,渺渺银潢贯月槎。
岐路不须悲断梗,吾生今巳任瓠瓜。

【注释】

谢公:指谢皋。高泉,即今昆明东北的滇池,相传晋代谢安隐居于此地,称“高泉”,又称“谢家山”。谢家,指谢皋。回滇,回到云南。周太霞,即周太史,泛指文人学士。同泛,一起游览。

贫家,指谢皋家。城上高楼接太霞,指谢皋家有高楼可望见太和峰。

坡老,指苏轼。昌歜酒,一种酒名。雍陶,唐人,字仲明,号道林先生,工于诗,尤善七言律诗。米囊花,一种花,又名米囊、米囊花,即今云南一带的野花。

紫宙,即紫微垣。凌风翰,指飞升入天。银潢,银河,这里指天河。贯月槎,传说中用来传送书信的木筏,这里指乘木筏过天河。断梗,枯干的树枝,比喻穷途末路的人。不须悲,不必悲伤。

瓠瓜,葫芦科植物,形状圆而大,皮厚而坚韧,可作容器或供药用。

【赏析】

《送别》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送别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以“送高泉谢公回滇”为题,描述了诗人与谢公一同泛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首句“高泉仙棹访贫家”,描绘了一幅诗人与谢公一同泛舟的场景。高泉仙棹,指的是船儿在高高的泉水中行驶,显得十分轻盈飘逸。访问贫家,意味着诗人和谢公都是贫苦出身,他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珍贵。

颔联“坡老旅情昌歜酒,雍陶乡思米囊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和谢公的情感交流。东坡居士(苏轼)和雍陶都是文人雅士,他们在旅途中相互慰问,饮酒赋诗,表达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昌歜酒、米囊花,都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寓意着他们的诗歌才华和情感寄托。

颈联“迢迢紫宙凌风翰,渺渺银潢贯月槎”,继续描绘了诗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紫宙是指天空中的紫微垣,象征着帝王之位;风翰是指风中的羽毛,形容飞翔的样子。银潢是指银河,传说中用来传送书信的木筏。这些意象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尾联“岐路不须悲断梗,吾生今巳任瓠瓜。”这是对友情和人生的感慨。岐路表示岔路,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断梗表示枯萎的树枝,比喻人生的困境和挫折。然而,诗人认为不必因为人生的坎坷而感到悲伤,因为他已经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刻,如今可以像葫芦瓜一样坚韧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