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流落倚名公,公去穷荒望益穷。
客路万三千里外,仙居七十二泉中。
昌黎仰斗台光远,靖节停云时雨蒙。
铩羽涸鳞去安所,翾飞川咏几时同。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开高泉的时候写的,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异乡流落倚名公,公去穷荒望益穷”描绘了作者在异乡漂泊,依靠着名声显赫的人,而当这个人离去后,自己的境遇变得更加艰难,甚至比原来更加困苦。这里的”倚名公”指的是依赖那些有名气的人,而”穷荒”则形容了作者所处的困境。

次句”客路万三千里外,仙居七十二泉中。”描述了作者的道路远在万里之外,而他居住的地方却是在七十二个泉眼之中。这里的”万三千里”和”七十二泉”都是夸张的说法,用来表达作者对于自己身处异地的无奈和辛酸。

第三句”昌黎仰斗台光远,靖节停云时雨蒙。”提到了两个古代的名人——韩愈和陶渊明。他们分别仰慕天上的北斗星和地上的云朵。这里可能是在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境遇,暗示自己的前途渺茫,如同仰望星辰般遥远。

第四句”铩羽涸鳞去安所,翾飞川咏几时同。”则是说自己的翅膀折断,鱼鳞干枯,无处可去;而且自己的飞翔也变得困难,无法像以前一样自由地飞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异乡漂泊、人生无常等主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通过对古代名人的引用和自己的遭遇的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对自由飞翔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