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阿母惜幽芳,青鸟东来未许将。
小玉双成都睡去,一枝传自段安香。
《水仙花四绝·其一》是明代杨慎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其原文如下:
瑶池阿母惜幽芳,青鸟东来未许将。小玉双成都睡去,一枝传自段安香。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作者介绍:
-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又号逸史氏,四川新都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及思想家,与李梦阳、徐中行并称“明三大家”,也是明朝著名的才子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文、历史等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原文:
瑶池阿母惜幽芳,
青鸟东来未许将。
小玉双成都睡去,
一枝传自段安香。诗句解析:
- 瑶池阿母惜幽芳:这里的“瑶池阿母”指的是仙女,而“惜幽芳”则表达了她对水仙花的珍爱之情。
- 青鸟东来未许将: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青鸟传递消息的故事,表示虽然有信息要传达,但现在时机尚未成熟。
- 小玉双成都睡去: “小玉双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对神仙情侣,此处可能指代某对因某种原因而分别,或是某种美好事物的象征。
- 一枝传自段安香:这里的“段安香”可能是某种花卉的品种或象征,意味着这种美丽的水仙花是通过某种特殊的途径得到的。
- 艺术特色:
- 意境优美: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仙花的美丽及其与神仙的联系,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 含蓄表达: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和象征意义,使得诗歌的含义更加丰富,给人以无限遐想。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明了,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使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不失深意。
- 文化背景:
- 水仙花的文化意义:水仙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是文人墨客喜爱的对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水仙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清雅、坚贞等美德。
- 创作背景与影响:
- 创作背景:杨慎生活在明朝中后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慎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影响:杨慎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既有豪放激昂的壮美之作,也有细腻婉约的柔情之笔,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仙花四绝·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水仙花美丽形态的诗歌,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水仙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杨慎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