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祠灯罢,甘泉荐鬯回。
青阳孟月启,华晷上春催。
温树花全敛,曲池冰不开。
通天明星馆,迎风寒露台。
清泠异尘境,霄雿隔蓬莱。
玉女窥窗下,金徒抱箭来。
网户排云掩,瑶墀映雪皑。
中郎五日直,内史三宵陪。
郑编犹重御,越罗当未裁。
欲分青藜火,共举渌醽杯。
诗句
1. 太乙祠灯罢,甘泉荐鬯回。
译文:在太乙祠的灯笼熄灭后,甘泉祭祀的仪式结束。
- 注释:太乙祠,指供奉天帝太乙神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一个祭祀场所。灯笼,古代照明用的工具,通常悬挂在门口或窗户前,用以驱邪避恶。甘泉,可能指的是帝王的陵墓附近,用于祭祖和祈求神灵保佑的地方。荐鬯,指献上香酒,是一种祭祀仪式的一部分,以示敬意和祈求神灵保佑。
- 赏析:《太乙祠灯罢,甘泉荐鬯回》描绘了一幅古代祭祀的场景,通过灯笼熄灭和甘泉祭祀的仪式结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2. 青阳孟月启,华晷上春催。
译文:春天来临,太阳升起,万物复苏。
- 注释:青阳孟月,指的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正月,这个时候万物开始生长。启,指开始,开启。华晷,指日晷,一种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通常刻有刻度。上春,指春季到来的季节。催,加速,使…加快。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生机和希望,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3. 温树花全敛,曲池冰不开。
译文:温暖的树梢上,花朵已经凋谢,池塘边的冰还没有融化。
- 注释:温树,指温暖的树木。花全敛,指花朵已经完全凋谢。曲池,指弯曲的水池。冰不开,指冰块尚未融化。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花朵凋谢和冰未融这两个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特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大自然变化多端的时候,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
4. 通天明星馆,迎风寒露台。
译文:登上高高的通天台,迎接春风和露水。
- 注释:通天台,指高耸入云的塔楼或平台。星馆,指星星点缀的阁楼或观景台。风,这里指春风,一种温暖而清新的风。露台,指露天的阳台或平台。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享受。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人们喜欢在这个时候登高望远,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美丽。
5. 清泠异尘境,霄雿隔蓬莱。
译文: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天空的美丽景象,仿佛身处仙境之中。
- 注释:清泠,指清澈透明,没有杂质。异尘境,指不同于尘世的境界或景象。霄雿,指天空中飘浮的云朵或云雾。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常用来形容理想的境界或生活状态。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水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水是生命之源,清澈透明的水面能够反映出天空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6. 玉女窥窗下,金徒抱箭来。
译文:仙女从窗户下窥视着窗外的世界,金童捧着弓箭走来。
- 注释:玉女,指仙女,这里指美丽的仙女。窥窗下,指从窗户向下窥探。金徒,指金童子,这里指手持弓箭的金童子。抱箭来,指拿着弓箭走来。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好的场景,通过仙女和金童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7. 网户排云掩,瑶墀映雪皑。
译文:屋檐上挂着网状的帘子,遮挡住了天空中的云彩;台阶上铺着玉石,反射出洁白的雪光。
- 注释:网户,指挂在网上的门或窗。排云掩,指挡住了云彩。瑶墀,指台阶或阶梯。映雪皑,指反射出洁白如雪的光芒。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屋檐和台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向往。屋檐上的网状帘子和台阶上的玉石都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想象。
8. 中郎五日直,内史三宵陪。
译文:中郎担任五日的官职,内史陪伴三天。
- 注释:中郎,指朝廷中的官职。五日直,指中郎担任五日的官职,即连续五天的职务。内史,也指朝廷中的官职。三宵陪,指内史陪伴三天,即连续三天的职务。
-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官员们的任职情况,通过描绘他们连续任职的时间,表达了对官员们辛勤工作的赞扬和尊重。
9. 郑编犹重御,越罗当未裁。
译文:皇帝的诏书仍然被重视,越国的丝织品还未裁剪。
- 注释:郑编,指皇帝的诏书或命令。御,指皇帝或皇上的命令。重御,指重视或认真对待皇帝的命令。越罗,指越国的丝绸或其他贵重的丝织品。未裁,指尚未裁剪或使用。
-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皇帝的命令仍然被重视的情况,通过描绘越罗未被裁剪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丝绸等珍贵物品的珍视和保护。
10. 欲分青藜火,共举渌醽杯。
译文:想要一起品尝青藜酒,共饮一杯渌醽酒。
- 注释:青藜火,指青藜制作的酒。青藜,一种古代的草药,可以用来酿酒。渌醽酒,指绿色的美酒。欲分青藜酒,意为想要分享或品尝青藜酒。共举渌醽杯,指共同举起酒杯品尝绿醽酒。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饮美酒的愿望和喜悦之情。通过描述共享美酒的场景,展现了友情和欢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