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三千色界,苍山十九云峰。
樽酒此时相聚,烟霞何日重逢。
【注释】
感通:指佛教中菩萨修行时所感应到的天地万物,如风、雨、雷、电、草木、鸟兽等。宝地:佛经所说,释迦牟尼成道处为“宝地”。三千色界:佛教所说,天界分为四层,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合称三界,而以色界为最高。云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樽酒:酒杯。
赏析:
《感通》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宝地三千色界,苍山十九云峰。
樽酒此时相聚,烟霞何日重逢。
【注释】
感通:指佛教中菩萨修行时所感应到的天地万物,如风、雨、雷、电、草木、鸟兽等。宝地:佛经所说,释迦牟尼成道处为“宝地”。三千色界:佛教所说,天界分为四层,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合称三界,而以色界为最高。云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樽酒:酒杯。
赏析:
《感通》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秋风引 霜凛衔芦急,秋深悬炭轻。 觱篥吹篱响,熠耀傃阶明。 卢女流黄色,班姬捣素声。 谁教《明月引》,翻作《苦寒行》。 赏析: 《秋风引》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此诗以“秋风”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寒冷和肃杀之气。全诗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 首句“霜凛衔芦急”,描绘了深秋时节霜冷刺骨的景象。“霜凛”二字,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寒冷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通过描绘中麓的美景和李伯华的特点,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中麓何山隐,青丘太岳东。 - 注释:中麓,指的是中麓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何山隐,意为隐居在何处的山。青丘,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滕州市北。太岳,指的是泰山,中国五岳之一。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中麓山和青丘的位置,以及泰山的雄伟,表达了对友人隐居之所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与分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重点考核情感和手法的综合理解和运用
夏雨 微凉生细雨,半夜似新秋。 玉轸琴丝缓,金炉香气浮。 檐花溅碎滴,地镜俯清流。 东阁多闲暇,西池好倡酬。 注释: 1. 微凉生细雨:微风带来一丝凉爽,细雨纷纷而下。 2. 半夜似新秋:深夜时分,仿佛秋天的气息弥漫开来。 3. 玉轸琴丝缓:形容琴声悠扬,如同玉石制成的轸(zhen)在弹奏,琴弦缓缓流淌。 4. 金炉香气浮:形容香炉中散发出的香气袅袅上升,飘散在空中。 5. 檐花溅碎滴
【注释】 星回之夕:指夜晚,即夜深时。 美丈夫:这里指诗人的好友。 自称:自称我,以自谦的口吻自称。 公独无诗赠我乎:你难道没有诗送给我吗? 梦一:在梦中。 四句:四句诗,指《离骚》中的四段抒情文字。 觉后:睡醒以后。 文藻:指才华和文采。 三闾:屈原的三个兄弟名,因封于三闾而称三闾大夫。此处借指屈原。 幽怀:深藏不露的情怀。 《九辩》:即《楚辞·九辩》,是屈原的作品。 云为巫峡赋
【解析】 “锦城夕”是这首诗的起兴,起兴是诗歌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它是指诗歌开头用某些事物来引起所要写的内容。起兴往往用一些富有特征的事物或景象作引子,引出下文的描写和抒写。此诗句中的“锦城”,即指成都,这是诗人的故乡;“锦波”则指锦江。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成都的黄昏里,锦江水面澄净如练,丹楼映衬着晚霞辉映。 第二联,“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意思是说,在成都的黄昏里,锦江水光与江上灯火交相辉映
注释: 下连山:即下临山水。 一辞青锁直,长望碧山阿:辞别了青山,直望远处的山峦。 乡树云中出,京尘马上多:家乡的树林在云雾中露出,京城中的尘土在马背上飞扬。 钓航依水竹,精舍入烟萝:钓鱼的小舟靠在水边的竹子上,精舍的门进入烟雾缭绕的萝蔓之中。 春色催归兴,风光待啸歌:春天的景色催发了我的归乡之志,美好的风光等待着我去吟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故土、踏上征途的心情。首联“一辞青锁直
【注释】 1、宁郭: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2、星从鸦背出,月傍马头生:乌鸦背上的星星像箭一样射出,马头的月亮如钩似剑。 3、雪店:指卖酒的小店铺。“悬灯影”:指夜晚,灯光映在雪上,形成影子。 4、寒谯(qiáo):古时城门外报更的鼓楼。角声:指谯楼的号角声。 5、乡园:指故乡的园林。日远:指太阳已经落山很远了。瑶京:指传说中的神仙所居之地。 【赏析】 《夜次宁郭》是一首羁旅怀乡之作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碧水琉璃净 - 此句描述的是清澈透明的碧水,如同纯净的琉璃一般。 - 注释:形容水质清澈,如琉璃般明亮透彻。 - 朱桥牛斗新 - 此处“朱桥”指的是颜色鲜红的桥梁,而“牛斗”可能是指天空中星星排列的景象。 - 注释:朱桥指红色的桥,通常在古代文学中用来形容桥的颜色鲜亮;牛斗则可能是指牛郎星和织女星,常用于象征天体或星座。 - 风花回曲岸 -
注释:今夜我在南楼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北望天边却遥不可及。 星河分为宇内县外,时钟漏壶声隔断了京城的繁华。 露水沾湿了台阶上的石砖,春江中倒映着花的影子。 我留恋不舍地举杯畅饮蚁酒,潦倒落魄地等待着乌鸦的到来。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色与感慨时光易逝的诗作。首句写景,以"今夜"、"南楼"、"月"等词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宁静、清幽的夜晚氛围。接着两句写仰望天空所见之景,用"赊"字表达出一种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要读懂原诗内容,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来分析。“飞瀑悬泉百丈,禅枝意树千年”,飞瀑从悬崖上直泻下来,形成一道百丈高的大瀑布;山崖的岩石像树木一样,生长着千年的松柏;“桥板遥通绝涧,藤萝上合诸天”:一座石桥跨越在悬崖峭壁上的绝涧之上,藤萝从石缝里垂下来,一直伸向天空,连接着天上的诸神。 【答案】 译文:瀑布从悬崖上直泻下来,形成一道百丈高的大瀑布
注释:在雨中邀请杨伯清,他停下了喝酒唱歌,听雨焚香煮茶。 想要借陶潜的木屑,和维摩诘一同散开天花。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注释】: 婢喜蝇僵雾帐,儿夸蜗篆风楹。 婢:女仆。婢喜蝇僵,指女仆在蚊帐中见到蝇蛹的残骸。蜗篆: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形似篆书。风楹:风拂过屋檐的声音。 片云片雨送暑,残日残霞闪晴。 片云片雨:指天空中的片片云彩和零星的雨点。残日残霞:指黄昏时分,天空中的落日余晖和晚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 首句:“婢喜蝇僵雾帐”
【注】感通: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能感通天地鬼神。这里指观音菩萨。 【赏析】 此诗写于元朝末年,作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此诗以“感通”为题,是表达他对观音菩萨的虔诚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璈响云中孔雀”,意思是说,在云端响起了美妙的音乐,就像孔雀在开屏一样。这里的“璈”(yuè)是古汉语中的一个词,意为乐器的声音。而“云中孔雀”则是一种比喻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情感,并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感通”意为“感悟相通”,这里指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宇宙的认识与感悟。首句写流水高山,以流水高山为伴,唱咏人生;次句写月下清风,以明月清风为友,主宾自得;三句写自己虽然身在尘世间,但并不为世俗所动,依然保持内心的幽梦宁静;最后一句写自己的胸襟宽广,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篱头筚栗竞发 - “篱头”指的是篱笆旁边。 - “筚栗”是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柴火或建筑材料。 - “竞发”表示争相开放。 - 注释:篱笆旁边的筚栗植物正在争先恐后地开放。 2. 炉心榾柮通红 - “炉心”指的是炉子的中心部分。 - “榾柮”也是一种植物,常用于燃料。 - “通红”表示火红色。 - 注释:炉子的中心部分燃着的是红色的炭火。 3. 煨香蹲鸱已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