璈响云中孔雀,钟鸣霜里华鲸。
龙树七人共坐,虎溪一笑相迎。

【注】感通: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能感通天地鬼神。这里指观音菩萨。

【赏析】
此诗写于元朝末年,作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此诗以“感通”为题,是表达他对观音菩萨的虔诚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璈响云中孔雀”,意思是说,在云端响起了美妙的音乐,就像孔雀在开屏一样。这里的“璈”(yuè)是古汉语中的一个词,意为乐器的声音。而“云中孔雀”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音乐如同孔雀开屏时那样华丽、优雅。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音乐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句:“钟鸣霜里华鲸”,意思是说,在霜冻的清晨,钟声敲响,就像一只巨大的鲸鱼在水中游动一样。这里的“华鲸”是指巨大的鲸鱼,而“霜里”则是指清晨时分的霜气,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音乐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以及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和宁静。

第三句:“龙树七人共坐,虎溪一笑相迎。”意思是说,在一座龙形山峰上,有七位修行者共坐修炼;而在一条虎溪边,他们相互迎接、交谈。这里的“龙树”指的是修行者的住所,“虎溪”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修炼和交流场景,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景色和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观音菩萨的虔诚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