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熏轻葛,残春似早秋。
庭莎经雨发,渠水绕花流。
抚剑成高咏,衔杯散远愁。
阴晴嗟未定,竹外正闻鸠。

暮春喜晴次李司鉴

丽日熏轻葛,残春似早秋。

庭莎经雨发,渠水绕花流。

抚剑成高咏,衔杯散远愁。

阴晴嗟未定,竹外正闻鸠。

注释:

  • 丽日熏轻葛:形容阳光明媚,轻薄的葛布仿佛被太阳熏染了一样。
  • 残春似早秋:暗示春天已近尾声,如同初秋般寒冷。
  • 庭莎经雨发:庭中的草地在雨中生长,显得更加茂盛。
  • 渠水绕花流:渠水的流动似乎围绕着花朵,增添了生机。
  • 抚剑成高咏:手持剑柄,吟唱着激昂慷慨的诗句。
  • 衔杯散远愁:一边喝酒一边抒发心中的忧愁,将忧愁化作歌声。
  • 阴晴嗟未定:天气阴沉不定,让人感到疑惑和不安。
  • 竹外正闻鸠:在竹林外听到斑鸠的叫声,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变化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丽。首句“丽日熏轻葛”以轻葛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阳光的温暖。接着,诗人用“残春似早秋”来形容春天的结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

在接下来四句中,诗人通过对庭莎、渠水、花木等自然景物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庭莎在雨中生长,显得更加旺盛;渠水环绕着花朵,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美感。而“抚剑成高咏”、“衔杯散远愁”则分别描绘了诗人在饮酒吟诗和挥剑抒怀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春天中的豪迈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阴晴嗟未定”点明了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生活的变幻莫测。然而,诗人并未被这种不确定性所困扰,反而在竹子之外听到了斑鸠的叫声,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这里的“竹外正闻鸠”既是一种对自然的观察,也是一种对季节交替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和抒发诗人的情感,传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和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