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郭外陟层巅,古洞仙岩别有天。
风度松音随去鸟,涧通人迹溅鸣泉。
登临聊发开尊兴,习静偏宜枕石眠。
更喜山灵飞雨泽,黍苗应候绿芊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游普陀岩》。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寻真郭外陟层巅,古洞仙岩别有天。
释义:在城外寻找真谛,登上层层高峰,古洞仙岩别有洞天。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向往,他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真谛。风度松音随去鸟,涧通人迹溅鸣泉。
释义:随着风的吹拂,松林的声音似乎随风而去;涧水流淌,人的足迹溅起的水花声,让泉水更加响亮。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这里的“风度”可以理解为自然风致,而“松音”、“涧水”则象征着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登临聊发开尊兴,习静偏宜枕石眠。
释义:登上高处可以让人心情开朗地打开酒杯;习惯于安静的人更适合躺在石头上睡觉。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愉悦心情和宁静的生活态度。他喜欢在山中漫步,欣赏山水之美,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舒适。更喜山灵飞雨泽,黍苗应候绿芊芊。
释义:我特别喜欢山神赐予的雨水,使得黍苗生长得旺盛翠绿。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他认为大自然赋予了他生命和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尊重。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水、松林、涧水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展现了他的诗意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