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暑启初伏,薰风入虞琴。
安得播馀响,涤我烦热襟。
【注释】:
四时词:即《四序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隆暑启初伏,薰风入虞琴。
隆,高。暑,炎热。启,开始。伏,夏天的节气。薰风,和煦的春风。虞琴,一种琴。此指音乐之声。
安得播馀响,涤我烦热襟。
安得,哪里能。余响,指刚才听到的声音。涤,洗去。烦热,烦闷,烦躁。襟,衣襟。此指心绪,心情。
赏析:
这首诗写在炎热的夏季中,诗人听到一阵美妙的音乐声,感到十分惬意。但当音乐声消失后,又觉得烦闷不已。全诗语言朴实,却富有情韵,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之美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因听音乐而引起的内心波动。
“隆暑启初伏”一句写初伏天气炎热。“启”,是开始之意,点出时间;“初伏”,指农历六月初九这天开始的三伏天。三伏天气候最热,所以这里说“启初伏”。这一句写出了初伏时节的天气,突出了夏日的酷热。
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薰风入虞琴”,意思是说,初伏时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虞琴(指一种琴)。这里把初伏时节的风与虞琴联系在一起,既写了初伏时节的风,也写出了虞琴的声音。
第三、四句则由前两句生发开去,“安得播余响,涤我烦热襟”,意思是说,怎么能够播下余音,洗涤我这烦闷的心情呢?“余响”,指刚才听到的音乐声;“烦热襟”,指烦闷的心绪。这句是说,诗人听到音乐声音之后,心中感到无比愉悦,可当音乐声音消失后,又感到烦闷不已。诗人在这里用到了反衬的手法,以音乐之声的美妙来反衬自己烦闷的心情。
综观全诗,诗人以音乐之声的美妙来反衬自己烦闷的心情,通过音乐之声的美妙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初伏时节的酷热与音乐之声的美妙进行对比,从而更突出了后者的美妙。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富有情韵,表达了诗人因听音乐而引起的内心波动,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