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眠枕冷衾冷,晓起风多雨多。
墙外槐阴泛绿,方知节近清和。
【注释】
杂咏八首:指作者自编的诗。夜眠,夜里睡觉。枕冷衾冷,形容天气寒冷,夜深人静时感到寒冷。晓起,早晨起床。风多雨多,早晨起来,发现风大、雨多。墙外槐阴泛绿,在墙外的槐树荫下发现绿色,知道是初春时节了。方知节近清和,才知道这个节气(清明)快到了。“节”这里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
【赏析】
《杂咏》八首,是诗人晚年的作品。此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后的一个早晨,寒风细雨之中的景色。
开头两句写夜来风雨,晨起风和日丽。“晓起”,点明时间,说明天刚亮就起床。“风多”,即风势很大。“雨多”,即雨点很多。“寒”字点出气候特点,“冷”字则写出了当时的具体情景。从“夜”到“晓”的时间跨度,从“冷”到“多”,表现了一个由寒而暖的过程,为全篇定下基调。
三、四两句写清晨所见所感。这两句诗写得很有特色,用“墙外槐阴”作背景,把“槐阴”与“清和”联系起来,从而引出对节令的感受。“方知节近清和”,这是对前面景物的小结,也是对前两句景物的概括,它照应标题,又紧扣全诗主题。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却有自然浑成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