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候雁,暮还晨往寒鸦。
愁至不堪着目,几回搔首长嗟。
杂咏八首
春去秋来候雁,暮还晨往寒鸦。
愁至不堪着目,几回搔首长嗟。
注释:
- 杂咏八首:这是一首七绝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六十个字,所以叫做杂咏八首。
-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指季节的变迁。
- 候雁:候鸟,如鸿雁、白鹤等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
- 暮还晨往:傍晚归来,早晨出发,形容行踪不定。
- 寒鸦:乌鸦,因冬季羽毛颜色较深,似黑色而得名,常在冬天出现。
- 愁至不堪:形容愁绪到了极点,无法忍受。
- 长嗟:长时间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候雁、寒鸦等自然景物,以及自己的愁绪,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
“春去秋来”四句,诗人以季节的变换为线索,描绘了候雁、寒鸦等自然景物的行踪不定。这四句诗中,“候雁”、“寒鸦”分别代表自然界中的候鸟和乌鸦,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愁至不堪”四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愁绪。这里,“愁至不堪”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而“长嗟”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持续的叹息和哀伤。这些诗句中,诗人通过对自己愁绪的描述,展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物和自己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同时,这首诗的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