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热当蝉噪,视阴憩佛堂。
断桥人罕渡,修竹凤时翔。
檀气凝烟袅,泉声趁午凉。
蒲团行已满,叱石顿成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避暑东山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触热当蝉噪
  • 触热:感受到炎热
  • 当:正当的时候
  • 蝉噪:蝉鸣声
  1. 视阴憩佛堂
  • 视阴:在树荫下
  • 憩:休息
  • 佛堂:寺庙中的讲堂
  1. 断桥人罕渡
  • 断桥:桥梁因洪水被截断,这里代指通往东山寺的道路
  • 人罕:很少有人
  • 渡:过河或通过某种方式达到某个地方
  1. 修竹凤时翔
  •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
  • 凤:凤凰
  • 时翔:不时飞翔
  1. 檀气凝烟袅
  • 檀香:一种香料,常用于佛教仪式
  • 凝烟:烟雾聚集
  • 袅:细长的烟或雾
  1. 泉声趁午凉
  • 泉声:泉水的声音
  • 趁:利用、借助
  • 午凉:中午的凉爽
  1. 蒲团行已满
  • 蒲团:佛教修行者坐的圆形垫子
  • 行:使用中
  • 已满:已经没有位置了
  1. 叱石顿成羊
  • 叱石:用声音使石头移动
  • 顿:立刻、马上
  • 成羊:变成羊的样子(比喻变得柔软)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夏天炎热的时候,我正好看到树下的阴凉,便在佛堂里休息。断桥上人很少,只有我一人过河。竹林里的竹子很高,凤凰不时在那里飞翔。檀木的味道凝聚在烟雾中,泉水的声音趁着午后的凉爽响起。蒲团已经坐满了,我立刻让石头动了起来,变成了一只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山寺避暑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