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起千山,篱外黄花自作闲。
冠盖何年通宛洛,鼓鼙连日动乡关。
风尘不入窗间岫,世事能雕镜里颜。
闻道日边佳气在,都人长望属车还。

秋风肃杀,山峦起伏,黄菊在篱笆外独自绽放。冠盖云集,宛洛之间,鼓鼙之声连天,乡关动人心弦。

风尘不侵窗间岫,世事如镜雕容颜。听闻边塞传来佳音,都人长望归车归来。

注释:

  • 秋风萧瑟起千山:秋天的风声肃杀,山峦显得苍茫而寂静。
  • 篱外黄花自作闲:篱笆外的黄菊自行盛开,无需人为修饰,自有其悠闲自在的美。
  • 冠盖何年通宛洛:指朝廷官员纷纷前往洛阳(古都),冠盖云集,显赫一时。
  • 鼓鼙连日动乡关:鼓乐之声日夜不息,牵动着家乡的情怀。
  • 风尘不入窗间岫:风尘无法侵入窗前山峰之中,象征着高洁或坚韧。
  • 世事能雕镜里颜:世事变迁如同镜中映照出的容颜,逐渐磨损。
  • 闻道日边佳气在:听闻边地传来了好消息。
  • 都人长望属车还:京城的人们长久盼望着官员们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兵变后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期望。首句“秋风萧瑟起千山”,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同时也暗喻国家的动荡;次句“篱外黄花自作闲”则展现了菊花在乱世中的坚韧与从容。第三句“冠盖何年通宛洛”,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萧条,表达了对朝廷腐败的不满。第四句“鼓鼙连日动乡关”,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后两句“风尘不入窗间岫,世事能雕镜里颜”,以自然景物的坚韧和人的容颜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