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胡尘暗帝畿,楼船南去逐斜晖。
已无虎帐鸣金柝,只有龙潭葬宝衣。
精卫何时填海满,苍梧终日见云飞。
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

诗句原文:

极目胡尘暗帝畿,楼船南去逐斜晖。
已无虎帐鸣金柝,只有龙潭葬宝衣。
精卫何时填海满,苍梧终日见云飞。
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

注释与赏析:

  • 极目胡尘暗帝畿:诗人极目远望,只见北方的胡地尘埃遮蔽了京城的景象。”极目”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无力回天的沉重感受。”胡尘”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带来的尘土,”暗帝畿”则暗示着国家的危机和混乱状态。此句通过描绘视觉景象展现了国破家亡的惨状。

  • 楼船南去逐斜晖:描述了南方舰队在夕阳下向南驶去的情景,”楼船”指大型船只,”南去”表现了军队的撤退。”逐斜晖”意味着军队在夕阳的引导下继续前行,虽败犹荣。这句诗体现了军队虽然面临失败,但仍有不屈的斗志。

  • 已无虎帐鸣金柝: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荒凉与凄凉。”虎帐”通常指将军的帐篷,这里比喻战争时的紧张与严肃。“鸣金柝”描述的是古代守夜人敲打铜锣警示的场景,此处象征了战事的结束和宁静后的空虚。此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渴望的强烈对比。

  • 只有龙潭葬宝衣:这里的“龙潭”可能象征着深不可测或隐秘之处,而“宝衣”则是贵重之物,可能指的是皇帝或高官的遗物。这句话可能寓意着历史的悲剧和权力的腐败,以及那些被权力腐蚀的人们的悲剧结局。此句反映了对权力腐化和历史遗留问题的深刻反思。

  • 精卫何时填海满:引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大鸟精卫鸟的故事,据说她因海神之怒而化作石鸟,每天衔木石来填平大海。诗人用此比喻希望或诅咒某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或是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古老又富有诗意,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悲观色彩。

  • 苍梧终日见云飞:以苍梧山为背景,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见云飞”可能是说山中云雾变幻莫测,难以捉摸,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无奈感受。同时,这也象征着政治上的不稳定和变幻莫测的未来。

  • 贞魂若化吴宫燕:将“贞魂”比作化为燕子的忠魂,可能暗示了一种永恒的忠诚或牺牲精神。“吴宫”则可能是指南宋时期的政治中心,如杭州、临安。这样的表述既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牺牲的缅怀,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政治动荡的感慨。

  • 应是年年一度归:最后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忠魂归来的期望,尽管现实或许并不完美,但总有一日,那些忠诚的灵魂能够回归故土。这既是对忠魂的一种慰藉,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