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袅袅篆垂垂,扫径开尊恨到迟。
亭榭风烟仍月夜,江湖花鸟况春时。
金尊玉鲙堪留客,醉舞狂歌果为谁。
却忆去年羁旅地,粤云南望只成悲。

【注释】

归自京师赴常斋钟子夜宴二首:从京城回来,参加常斋钟的夜宴。京师,指京城,即洛阳。钟子,指钟会。子夜,指十二时辰中的“子”时,即夜里一点钟到三点钟之间。

炉烟袅袅篆垂垂,扫径开尊恨到迟。

亭榭风烟仍月夜,江湖花鸟况春时。

金尊玉鲙堪留客,醉舞狂歌果为谁。

却忆去年羁旅地,粤云南望只成悲。

【赏析】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九收《诗一首》,题为“归洛后作”,而此二首当是其时所作。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钟会在洛阳与嵇康、吕安不和,遂将两人杀害在山阳(今江苏淮安)的石室中,并扬言要向朝廷告发。此事被司马昭知道后,便以嵇康、吕安的罪名杀了他,还把他的尸体装进棺材里。钟会在临刑前对嵇康说:“你的才华很高,但是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所以会有这样的下场。”钟会死后,嵇康为他写了两首诗。钟会对嵇康很忌妒,因此嵇康也对钟会有怨气。这两首诗就是嵇康借钟会之口来讽刺钟会的。

这首诗是嵇康借钟会的嘴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夜宴上的情景。钟子夜宴,是在夜晚举行的宴会。炉里的烟袅袅上升,篆刻的图案像垂下的流苏一样。清扫道路,打开酒尊,因为心中恨意难消而迟迟不肯开始。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钟会的忌妒和憎恶。

第三句写宴会上的景色。亭台上的花草树木在风烟中摇曳着,月光下的花鸟更显得生机勃勃,春天到了。这一句写出了宴会上的优美景色。第四句进一步写宴会的热闹场面。人们欢饮畅饮,歌舞升平,真是美不胜收。这一句写出了宴会上的热闹气氛。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感受。回忆起去年自己在外地漂泊的遭遇,只能对着南方的天空长叹一声,感到十分悲伤。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